十五分钟后,齐丽雅号飞行甲板。(1 / 3)
行将日暮,但甲板上的能见度尚好,有点风,却也还没有强到足够影响战机起飞的程度,唯一可以抱怨的,就是那阴云密布的天空——它就像一床裹住大海的绒被,让人压抑得透不过气来。
四架F35海军战斗机两前两后,排成一个略有倾角的菱形,停在飞行甲板的后部。地勤人员顶着蒙蒙细雨和阵阵海风,在战机前后忙忙碌碌,有些负责装卸弹药,有些负责检查机身,有些则在清理甲板——至少看上去是在清理甲板。
队列最前沿的这架F35显然有些与众不同——相比于同伴,它机侧的涂装更加鲜艳,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花俏——对F35这种以“低调”为生存原则的隐形战斗机来说,这可算是很不寻常的特征。
三面其他国家的国旗,印在机鼻的侧后方——这当然不是参加世界博览会留下的标记,对美国空军来说,每一面敌人的国旗都是无上荣誉与勇气的象征——它代表了一架被这位飞行员击落的敌机。
按照国际惯例,击落五架战机的飞行员,便有资格被称为“王牌”,这在世界大战时期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战绩——世界第一的王牌机师霍夫曼击落数超过了三百五十——足够当七十次所谓的“王牌”,但在一架飞机价值上亿美元的21世纪,这个头衔无疑是凤毛麟角的稀罕货,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战斗机驾驶员来说,它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而玛沙,便是这样一位屹立在整个美国空军顶点的“王牌”,他服役十七年,做过教官,当过试飞员,以海军航空兵的身份参加过其间美军的所有对外战争,从巴格达到贝尔格拉德,从喀布尔到摩加迪沙、阿富汗,他出生入死,身先士卒,百战百胜。他是一个被媒体炒作到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是一个被几乎所有空军官兵崇拜的铁血偶像。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异常低调的人——拒绝专访,拒绝代言,拒绝无聊的综艺节目,与某些立了点小功或者受过点小伤就回国在脱口秀里侃侃而谈的所谓“老兵”不同,玛沙从不追求战场之外的名利,对他来说,能够驾驶心爱的战机展翼翱翔,便已然是人生的全部。
就和以往的每一次任务一样,玛沙早早就戴好了飞行头盔,在地勤还没完成全部的检查之前,连声招呼也不打,悄无声息地跳进了F35的座舱。
他喜欢F35。
虽然这不是世界上性能最优异的战斗机,但这并不妨碍玛沙对它的偏爱。每当坐进F35的座舱,玛沙就会觉得自己像是穿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