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陈年悬案(2)(1 / 4)
“说起当年的案件,虽然调查的本身是一无所获,不过大胆的假设还是可以和你聊一聊的,希望对你破案能有帮助。”高国栋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年我以陈海涛为什么会在三更半夜出现在案发现场为突破口进行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曾大胆进行过假设,毕竟从他滚落山崖的位置来看,那里地处偏僻,就算他当晚想上山赏月或看日出,也不可能到那么偏僻的地方,而且他的车还停在山脚下的停车场里,这说明他当晚是自己到了那里的,可是为什么会到那么偏僻的地方呢?或许是有什么人约他去的。再有就是如果这个约陈海涛的人能把他约到那么偏僻的地方,说明他和陈海涛的关系一定不简单,否则陈海涛不可能轻易就去,也不可能没有任何的防备。”
“嗯,这的确是一个破案的关键。”
“关键是关键,但就是查不出任何线索啊!”高国栋叹道,“当年在第一时间我们就对陈海涛的手机通话记录进行了调查,从中也发现了一条可疑的通话记录,电话是在他遇害前两个小时从一个普通的路边IC电话亭呼入的,所以线索到此也中断了。”
“如果这个神秘号码是凶手打的,那么很明显他是有预谋的。”
“的确如此,当年这条线索中断后,我们就围绕陈海涛的人际关系进行更为细致地调查,但是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给我们提供的都是一致的证词,陈海涛为人老实本分,根本没有听说过他和什么人有过仇怨或是得罪过什么人。”
“那就难怪这起案件一直悬而未决了。”
案发现场被自然因素破坏,而从被害人的身上又无法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那么案件侦办的难度有多大,孟少辉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从案件侦办的过程来看,的确陷入了僵局,不过毕竟案件没破,在我心里始终有根刺,所以我在之后的时间里,还在继续进行过一些调查,倒是有查到一些情况,不过对破案的帮助却十分有限。”
“能和我说说吗?”
“当然可以,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高国栋喝了口茶,继续说道:“是这样的,我始终还是觉得案件是和陈海涛相熟的人做的,所以我一直紧咬着这条线索,之后进行的调查也是顺着之前的调查进一步扩大了范围。我找到了陈海涛在读博士时候的师兄——孙军,据他所说,其实陈海涛当年所做的抗癌新药的研究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的老师杜茂山的研究,陈海涛知道自己的生物学水平不如孙军,所以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