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2)(9 / 22)
行列。
从岩滩来的车子陆续进场,客流开始分散,蓝家山这才得以喘口气,正把收来的钱交给小培时,忽然听到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循声望去,有个人正在向旁人介绍大化彩玉石的货源渠道。
是张会长!
蓝家山惊喜地跳下车,冲过去向张会长打声招呼。张会长高兴地向身边人介绍道:“蓝家山是我在岩滩认识的一位小兄弟,很能干,很有魄力,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人。”
会长的客人们立刻对他刮目相看,一个是姓李的台湾老板,戴副眼镜;一位姓莫的老板来自深圳,五大三粗,退伍军人出身;还有一位是铁路公安处的处长,瘦高,矜持。
三位新朋友对蓝家山挺感兴趣,尤其是李老板,听说他来自岩滩,又握手又拍肩,还在他耳边悄悄说,有时间要单独找他聊聊。
会长笑眯眯地说今晚廖辉波在鱼峰饭店请大家吃夜宵,让蓝家山忙完了也一起过去。
又一拨客户围拢到了车边,小培忙不过来,呼叫蓝家山归队。不知不觉,石头已经销了三分之二,基本完成任务。顾客们把挑好的石头归堆,雇脚夫用三轮车送到相熟的店铺里做石座。
这个市场有完善的配套工序,光是做木座的专业店面不低于五六十家,常常聚集着二三十个用三轮车拉石头的脚夫,至于来逛夜市的顾客,蓝家山估计至少有上千人。此外,除了赶墟的外地车,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小摊贩也带来了各自的石头,一字排开,连绵几百米,人声鼎沸,交易相当红火。
夜市的高潮来得快,退得也快。顾客们三三两两地盘点着自己的胜利果实,石贩们将剩下的石头重新归堆,就等着石商们来收“尾货”了。
虽然这都是挑剩的石头,但对柳州石商来说,送上门的价格总比他们亲自去岩滩进货划算。除了几块品相好的单独议价,其余大多都是统货,一口价就可以全部拉走。
小培给剩下的“统货”估了个价,和买家开始了拉锯战。
就在这时,蓝家山腰间的传呼机响了。他用小培的大哥大拨过去,原来是廖辉波打来的,他热情地问蓝家山忙完没有,今晚住在哪里。
看来张会长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听说蓝家山还没落实住处,廖辉波不由分说,当即决定在鱼峰宾馆给他订一间房。方便“晚上哥俩好好聊聊”。
廖辉波嘱咐他忙完了就过来和大家碰面,他说:“我和你都需要多认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