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梦(6 / 18)
尽管从未真正看明白过。
第一页开头写着这样一行小字——
“观想自身如坟场”
接下来便是作者的自述:
我,阿姜龙·朱拉,七十三岁。我出生于孔敬府一个最贫穷的山村,从小孤苦伶仃,十二岁那年,有幸遇到路过本村的阿姜曼大师,收我为徒并将我带走。从此我开始在森林中修行,远离尘世至今已六十多年。我踏遍了整个东南亚,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甚至中国的云南,凡是有森林的地方,我全都徒步修行过。
森林禅修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佛陀二十九岁离开王宫时,便进入森林接受瑜伽苦行,最终以自己的方法大彻大悟。我们上座部佛教必须遵循佛陀的生活方式,维持巴利经文的传统,即原始的森林比丘生活。
然而,当佛教成为皇家象征,寺庙不断富丽堂皇,僧人们逐渐养尊处优,我们竟已脱离了佛陀精神。泰国在一百年前精神堕落,佛教戒律松弛,巫术与密咒盛行,引起许多高僧愤怒:“你无法从书本中得到智慧”、“让我们重新回到根本上”!于是,许多人离开寺庙,进入原始森林修习禅定,体验佛教最本真的一面,他们就是“森林云游僧”。
最著名的森林云游僧大师,就是我的师傅——阿姜曼·布利达陀。
阿姜曼大师同样生于贫穷山村,曾随森林僧大师阿姜扫修行。他在收为我徒之前,早已是大名鼎鼎的高僧,振兴了泰国林居禅修传统,他吸引来自各国的弟子,却终生流浪于森林,是一位名垂青史的伟人。
但是,没人知道我的存在。阿姜曼大师说我不该为人所知,否则便会如其他僧人那样,渐渐被世俗同化。我也宁愿隐姓埋名,秘密追随在大师左右。直到大师圆寂后,我才独自去缅甸等国云游。我用了数十年时间,实践大师教导我的精神,全靠向山民们乞讨为生,有时只能食用山果野浆。
我还担负着一个使命,阿姜曼大师圆寂前嘱咐我的使命,那也是大师终生都未能完成的心愿——那就是寻找一座城市,一座遗失在泰北丛林中的城市,传说那座城市埋藏着巨大的秘密,埋藏着古老的泪水和感情,埋藏着未来世界的征兆。
这也是我一生的目标,寻找永恒的罗刹王国之城。
世界末日之城。
罗刹之国。
※※※
罗刹之国。
八百八十九年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