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碑而来(2 / 4)
是咱们乡里的人,都没见过!也就是在县志上记录过,有这么一回事儿。当初县里的人过来,那老钟头死活不肯将此碑拿出来示人,险些还跟人动起手来。”
黄明川眉头一皱,“还有这种事儿?这可就麻烦了。”
走在一旁的王乡长笑道:“若是老钟还在,这回我也就不向市里报了。这老钟去年脑血栓走了,家里剩下个独子钟岳,是咱们乡里头一个大学生,去年上大学,这学费还是咱们乡里人东拼西凑来的,如今老钟不在了,又有这份恩情,想来这小子也不会把咱们拒之门外的。”
一旁的顾秦皱眉,问道:“去年才上的大学,这现在也不是寒暑假,怎么可能在家?”
王大山摇头苦笑道:“别提了。这钟岳是个孝子,咱们乡里老古规矩,父丧守孝三年,不过现在都什么时代了,别说他这样的年轻小伙子,就是咱们这一辈,也早就不兴这个了,去年老钟入土之后,咱们就劝他回去读大学,可这娃子认死理,非要守孝,真是浪费大好青春,唉!”
黄明川捋须道:“倒是个孝子,这钟家就没其他什么人了?”
“有倒是有,不过因为这块碑的原因,也都闹得很僵硬,当初县里工作做不通,就答应了老钟的小舅子,只要能劝动老钟将这块碑交到县里,不但奖励丰厚,就连他的工作都可以帮着安排,结果……”
王大山摊了摊手,一副很无奈的样子。
“是这儿了吧?”黄明川看着眼前这座山丘,转头问道。
王大山没想到,聊着聊着,这么快就到了,便点头道:“是了是了。小荷山桃花坳,老钟家就在那山坳里,再走个一刻钟就看得见了。”
说着,王大山便在黄明川身前半蹲下来,“黄老,这山里的路不好走,我来背您进去吧。”
身后边乡里的几个主任瞅了眼半蹲着的王大山,戏谑地笑了笑,到底还是王大山啊,这么会溜须拍马,若是此事办妥了,这明年估摸着都可以调到县里去了。
黄明川拄着拐杖,在顾秦的搀扶下绕到了一旁,笑道:“不用了,黄某人还没到如此不中用的地步。”
见到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王大山也尴尬地直起身子了,讪讪一笑,跟着往山里走去。眼下正值山桃盛开之际,转入山坳口,一大片粉白的桃花迷人眼。
桃之夭夭,看得黄明川跟顾秦目光灼灼,在城市里,哪有此等美景,简直置身于花海一般。黄明川这样的书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