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3 / 6)
上两大筐元宵。元宵是袋装的,有两种牌子。一到了村,镇长去检查垫好的村道和搭成的戏台子,带灯和竹子就在村长家负责煮元宵。
原以为煮元宵是件轻省活,谁知却成了难场事,演出队什么时候能到,没个准信,晚下了怕煮不熟,早下了又怕煮烂了,就一大环锅的水烧得咕嘟嘟响,等候着。竹子站在屋顶上不停地打电话询问已经走到哪儿了,屋顶上有手机信号,就朝屋里人喊:快到了,下吧。元宵下到锅了,竹子又喊:说才到桦树湾,桦树湾过来十里路,还早着哩。带灯就生气了,说:已经下锅了能捞出来吗,让你接个电话都说不清?竹子说:去接演出队的是红堡子村的,他口音黏糊不清么。烧火的一个妇女就说:张红利本身就舌头短,让我问。她跑上屋顶又问了一遍后,朝下说:是还早哩。好的是发现下到了锅里的元宵开裂了很多,再煮就成一锅糊糊了,就说:这个牌子不行得换另一个牌子的。又把开裂的元宵捞了出来。帮忙的几个村人,一个说:是不是河南的牌子,河南产的东西都是假的。一个说:那我嫂子给你生的两个孩子都是假的?大家就嘎嘎地笑。带灯听不懂,问咋回事,原来是说河南产的东西都是假的那人是个泥水匠,他娶的就是河南的媳妇,生的是双胞胎。然后,重新煮元宵,又开始在院子里安桌子板凳,摆上几十只碗。带灯嫌碗沿有一圈黑,要求再洗,洗过了还不干净,村长的老婆说碗旧了,再洗都是这样。带灯说不行,再去邻居家借新碗。
好不容易等到演出队来了,人家坐下来录了一阵像就去戏台了,竟没人吃一口。
演出队的人没吃元宵,镇长说:人家敬业,一定要先去演出。带灯说:那演出完了还吃吗?镇长说:这我还不知道。带灯说:这敬业倒把咱害了,如果演出完再说,总不能把这煮好的元宵放凉了再热一下吃吧?镇长说:看样子演出完得回镇街下馆子。带灯说:这不浪费大了?镇长说:该算政治账就不计较经济账了,你和竹子在这儿经管着,把这些元宵给各家端一碗,就说是镇政府慰问了。
带灯把煮好的元宵让村长一家老少和在院子里帮忙的村民全吃了,并没有到各家去分。来时,带灯特意把埙拿着,还想着演出时她也能登台吹奏一曲,这阵竹子问:咱看演出去?带灯没了兴致,自个从院门里出去了。竹子端了一碗元宵撵出来,问:你要去你后婆婆家吧,空着手?带灯说:刚才借新碗时我去看望过她了,我再想去看看老伙计。
上次来探望过范库荣后,范库荣是第三天傍晚咽了气,下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