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部分(1 / 6)
过程也是回家的过程,一个村寨一个村寨地走啊,走,恍惚里走过了饱含亲情的村寨而又到了下一个有亲戚的村寨。
记得初到樱镇的那个冬天,随着书记去药铺山村、锦布峪村和豹峪寨检查工作,返回时天就黑了,黑得一塌糊涂,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山,车灯前只是白花花的路,像布带子在拉着我们和车,心里就恐怖起来。走着走着看见了红点,先还是一点两点,再就是四点五点,末了又是一点两点。以为是星星,星星没有这红颜色呀,在一个山脚处才看到山户的屋舍门上挂着灯笼,才明白那红点全是灯笼,一个灯笼一户人家,人家分散在或高或低的山上。
从此,对灯笼就有了奇妙的感觉,以为总有一盏灯笼在召唤。
哦,快到端午了,心又像葡萄藤萝在静默的夜悠悠伸向你的触觉。用艳美的花线绑了你的手脚,再用雄黄酒把耳鼻滴抹,抗拒蛀虫危害和邪气肆虐,再把五谷香囊挂在胸前第三颗纽扣,再把艾枝插在窗棂,再把金银花、车前子晾晒在院落,最珍贵的是清晨里那一颗颗露珠,百草在露水中有了灵性,平凡的草儿成了珍惜的良药。
你是我在城里的神,我是你在山里的庙。
普查维稳和抗旱工作
镇长戴着草帽,背包里揣了一条纸烟和三瓶矿泉水,一个人单独在全镇检查维稳和抗旱工作。第一天走北沟一带,上午到二道河村,石门沟村,碾子坪寨。下午从碾子坪寨后边的栲树梁翻过,到荆子洼村。在荆子洼村和支书交谈,得知五里外的过风楼村从来是姓郑的和姓孙的两大家族不合,而抗旱修水渠中得到和解,他就又连夜赶到过风楼村。因为高兴,在村长家喝苞谷酒,把姓郑姓孙的老者喊来一块喝,全都喝醉。
第二天一早沿着一条大沟往南,这沟河是往南后又往西拐,就到了桃花峪村和青寨。这沿途的地里收了麦,苞谷种下没有出苗,大片竹林枯黄,沟河见底,肮脏的乱石下死着鱼、蝌蚪和蛤蟆。村民给他没说上几句话就哭,他也哭。答应镇政府很快要送来第二批救济款。
中午饭没在青棡寨吃,赶往白桦岭村,爬那条砭道时脚上一只鞋断了后帮子,就在路的歇脚处寻草鞋。这一带还保留着古风,谁在路上鞋坏了要换新的,就将坏了的鞋放在歇脚处,以备另外人鞋也坏了就可以从那堆坏鞋里再挑选还能将就穿的鞋。但他坏的是一只布鞋,歇脚处的坏鞋都是草鞋,而且没一双草鞋还能穿的。只好扯葛条从鞋底到脚面缠了几道。缠葛条时,有三个人结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