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高原的美丽与哀愁(3)(10 / 17)
在孟达,植物学家可以采摘到珍贵的标本,摄影爱好者可以寻找到迷人的风光,探险者可以在攀登“拔断筋”(天池边一座陡峭的山峰)的过程中领略风险之美,游客们可以观景休假可以品尝野猕猴桃、野草莓、野葡萄、野沙枣,李时珍的子孙们可以看到三七、党参、鬼臼、贝母、七叶一枝花等多种药材——孟达林区的药用植物繁杂,多数还没有采集到标本,如果有人肯投资,在这里建立一个植物药培植和引种实验地肯定是大有潜力的。
我们停下来。高志扬说:“这就是天池自然大坝,也叫竹子坪,这里的竹子叫华秸竹,整个青藏高原唯独孟达才有,是熊猫最爱吃的食物。熊猫是中国特有的,华秸竹也是中国特有的。”我看到亭亭而立的华秸竹如同风中仙女,紫红的叶鞘,鲜嫩的竹枝,丛丛相连,浩浩漫漫地延展开去。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在竹林上空飞来飞去,见了我们也不害怕,不时地落在我们眼前身后。我们穿过仙女侍立的竹丛,沿着天池边的小路往里走,涉过了清泉河,赏过了孟达人字瀑,钻过了一片灌木林,最后登上幽邃的天池北峰。放眼望去,但见遥远的黄河如同一缕飘带缠绕在地涯天际处;飘带连接着一片如山如堡的黑森林,那是宽阔的塞满了葱茏的孟达第一沟的沟口。高志扬说:“沟中有红桦、白桦、紫桦、云杉、白腊木、雨燕、杜鹃、斑鸠、野雉、灰鹭、蓝马鸡……”正说着,什么东西一闪而过,他叫起来:“看,是林麝,还有岩羊,看见了吧,就在山崖上。”
…………
那一次,我在秋天的孟达林里待了一个星期,惬意得我都不想回城市了。孟达林给我的印象如同仙境,仙境给我的印象就是孟达林。在我不得不离开的时候,我发誓我一定还要来这里,多住些日子,多见识一些稀奇的植物和动物,多有一些在清凉的森林浴中淘洗净化污浊身心的幸福感。
一晃就是八年。八年以后,我才有机会再一次走向孟达林。
也是秋天,细雨霏霏,如丝如缕。上午十一点,我和省林业局的李工程师坐着一辆顺路的大卡车,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县城出发,沿黄河迤俪而行。一路上,经过了“野狐跳”(黄河两岸峭壁相向,间隔仅有丈余,野狐一跃可过)、“骆驼礁”(黄河中形似骆驼的赭色礁石)、“河心牛”(河中牛形的山)、“锁通关”(黄河穿越积石峡时的一大险关),凭吊了“禹王石”(大禹治水,始于积石,偌大一块古老的花岗闪长岩便是他休息打盹的靠背石)、“经书洞”(古代有高僧在此译经修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