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部人的西部精神(1)(14 / 20)
到这样一个问题:你老家在哪里?这就是说每一个西部人都必须把“我从哪里来”这样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表述成一个形而下的答案:我老家是湖北的。西部人要是离开了西部,又会常常被人问到:你老家在哪里?这次西部人就有些踌躇了,他想说自己生活工作过的某一个西部省区,又觉得自己的籍贯尤其是原籍或者祖籍根本与西部没有关系,想提到那个其实跟他的成长和人格形成八竿子够不着的原籍或者祖籍,又觉得自己从里到外、从小到大都是个地道的西部人,与所谓的原籍毫无瓜葛。踌躇再三,只好详细作答:我老家在河北,五三年父母去了新疆,我从小在新疆长大。诸如此类的回答比比皆是。这样的事情经历多了,连提问题的人也变得精明起来,他不问“你老家在哪里”,而只问“你出生在什么地方”。这样一来就便于回答了,出生地实际上就是那个“也许再穿过一条烦恼的河流,明天就能够到达”的“快乐老家”,就是那个“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的美丽故乡。
然而,确定了故乡并不等于确定了对故乡的态度,离开西部的不用说会经常提醒自己或表白自己是个西部人,而长期生活在西部的倒是很不愿意让别人以为自己就是个土生土长的西部人。他们喜欢说自己是“下边人”或者“口外人”,因为“下边人”和“口外人”本身就代表一种身份、一种优越感、一种令人一时半会儿看不清楚的深远的背景。西部的人是不排外的,不仅不排外,还有一点谦卑,总觉得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至少他们比土生土长的人会说话,有见识,脑子活。于是常常会有人用很标准的普通话自豪地告诉别人:我们老家是下边的。是的,他没有骗人,在西部的许多地方比如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其实根本就没有土生土长的汉族人,汉族人都是移民,有古代的移民更有近代的移民。西部的历史,如果能够把它劈成两半,一半自然是土著发展史,一半就是汉族移民史。
汉族的移民可以追溯到秦代,由陇西开始,渐渐地一步一个台阶地向西向高而远的地方渗透,依次应该是河西甘肃、河湟青海、朔方宁夏,接着就是古丝绸之路坚忍不拔的拓展,祁连山北南两线成了移民进入新疆腹地的必由之路,然后就是“胡服汉家郎,羌笛丝锦帐”的融合,就是“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的情景,就是“汉儿学得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异化。尤其是唐代以降,大西域的土地上,远方的汉籍移民源源而来,蜂屯蚁聚,星罗棋布,其成分有商贾,有流徒,有戍卒,有战俘,有屯田者的群落(类似后来的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