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西部人的西部精神(1)(19 / 20)
次次地得到了强化。虽然不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有在黄金台上大雪灾里身临其境的经历,但它传递出的强烈信息却日益变为一种只属于西部的集体无意识:同舟共济,旅进旅退,物与民胞,存亡有靠。就像西部谚语说的那样:“一股麻线一股风,十股麻线遮一冬;十间房子百口人,没有你们我活不成。”还有:“靠人是宝,越多越好。”还有:“三个人的热气儿,胜过一斗煤渣儿。”还有:“人人亲家(见人就叫亲家),走遍天下,个个阿爸,吃香喝辣。”
在这里我特别想应用的是这样一条谚语:“见人张张口,见狗弯弯腰,见山磕磕头,见水拱拱手。”见人张口、见狗弯腰说的是对人的友好(见了人家豢养的狗都要弯腰,态度之殷勤都有点巴结讨好的嫌疑了)。见山磕头、见水拱手说的是对自然的敬畏。敬畏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而且是无穷无尽的敬畏,是那种能够让自己感动起来、情绪化起来的敬畏,是以宗教的虔诚小心翼翼地对待时刻包围着你的长风疾雪、白山黑水、旱沙干野、荒林大泽的敬畏。有了这种贵贱不渝的敬畏,才会有西部人对自然环境被迫的同时也有韧性的挑战(活着就是挑战),才会有他们对自然万物异乎寻常的重视,这种重视既表现为惧怕和防范,也表现为赞美和亲近。西部的人,一个个都是山河之友、荒原之子,一个个都对冰凉的自然充满了亲近时的激动,充满了“直教生死相许”的情人般的缠绵。“我爱青山,青山爱我”,大自然对人少不了也是缠绵的,不过是“母老虎”的缠绵,是让人怃然而有惧色的缠绵。
“母老虎”的自然迫使人和人相与牵手,和衷共济,不如此便不得存活,这说明人(主要指外来的移民)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明显的断裂状态,但又不是绝对的水火不容。它允许你活着,并且让你得到了你所祈求的百分之十。百分之十的赐予,这已经很多很多,不能再多了,要是还能多一点,那它就不是西部的自然了。同时,它也让你承受了你不想承受的百分之十,这已经很少很少,不能再少了,要是连这一点残酷都没有,那它就不是西部的自然了。由此可见,自然赐予的果实和你所承受的苦难几乎是对等的,也是可以互相抵消的。对西部人来说,果实和苦难的互相抵消倒是有助于他们躲进安全的精神氧仓健康地活着,他们不至于因穷愁而潦倒,也不至于因富贵而堕落,就那么在等量齐观的悲喜荣辱中平衡着自己。平衡既是生活形式的外在宁静,也是人生状态的内在安详。人在这样的景况下所求自然不多,标准自然不高,比较容易满足,所谓“饥者易为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