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我的思想微博(2)(4 / 16)
,猜想商家并没有在面粉里掺添加剂,而是在添加剂里掺了面粉。
诱人的白馒头已成往事,闻着麦香流口水的日子遥遥远去了。仿佛一个时代的结束,让我在怅惘之中徒增失落之慨。一个民族要是连吃喝都没有安全感,还谈什么社会信任呢?不用说这是因为监管不力。但就算毫无监管,我们就应该当坏蛋做坏事?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群,损人利己会成为习惯——习惯性的道德流产。
那么日本人为什么捕鲸?是好这一口,嘴馋得不得了?还是有所谓食鲸传统、杀鲸文化?都不是。海上沉浮、船岛危机是日本民族时时面对的生存现状,当他们将这些现状转换为对陆地、对安全的幻想后,他们便有了扩张心理、海盗文化,最终演变为大东亚共荣圈。战后日本军备受限,强悍的民族情绪被压抑,捕鲸便成了一种宣泄方式。
捕鲸是日本人的宣言和炫鬻。别人越反对他就越要炫,似乎是要做给世界看看的:什么叫日本人。“二战”中他想欺负别人反而被别人欺负,无奈之中矛头转向了动物。日本人的民族心理中超人的欲望盖过了做人的欲望,弱肉强食天然合理。由于危机而倔强,由于忧患而大胆,由于恐惧而野蛮。鲸鱼的噩梦也是人类的噩梦。
都是战败国,日本和德国的区别在于:德国人反思罪恶时,得到了信仰的拯救,使他们顺利回到了神的怀抱。日本也在信仰,但他们的信仰服务于生存,而不是服务于理想精神。武士道是精神但不是民众信仰,神道教是信仰但不是日本精神。日本的信仰和精神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所以捕鲸的继续说明神还在抛弃。
捕鲸所代表的国家意志类似于日本官方祭拜靖国神社,潜藏着隐忍、不驯、倔强乃至哭泣和挣扎。向和平挑战,对历史说“不”,祭拜本质上是政治军事的招魂,而不是让神和人双方欣悦的精神皈依。捕鲸行动便是祭拜的诠释:冲出海岛,占领枪杀。这说明经济发达和技术先进并不能保证一个国家就是文明国度且不再伤天害理。
然而毕竟是徐福到达、鉴真东渡的日本,是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东野圭吾、村上春树的日本,是黑泽明、宫崎峻、久石让的日本,是自由民主的西方日本。从未有一个国家像日本这样让中国人的感情如此复杂:喜欢与怨恨、学习与提防、佩服与畏惧、赞美与诅咒。君不见,鲸鱼凄凄兮物哀绵绵,日本慈悲兮我泪涟涟。
小悦悦被两车轧碾,路人没有施以援手。他们为何如此冷漠?是他们有权利冷漠?是常常被别人冷漠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