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5 / 6)
柏万福说:“说说吧。”
钱开逸说:“是你叫我来的,该你先说。”
柏万福说:“就说说你们如何认识的。你为什么要当第三者?”
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钱开逸完全可以拒绝。但是,钱开逸欣然接受。因为,那些镜头在他脑海中曾经慢放过千百遍,他早就想一吐为快。但是向谁描述?贺顿和他同是当事人,没有再说之必要。向别人说,毁了自己的清誉。柏万福是一个最不适宜的听众,但人家打上门来自动请听,对一个以说话为职业的主播来说,钱开逸不会退缩。
他目不斜视地说:“在应该说出真相的时刻保持沉默,是一种卑鄙。告诉你,我不是第三者。你才是第三者。”
柏万福迸出一个字:“讲。”
人都害怕被遗忘,但前提是我们要被人记住
相识始自声音。
广播电台要开一档直播节目,主谈心理话题。别家电台的此类节目,都是放在深更半夜。幽幽女声,恍若古埙,伴随着玄幻的吐纳之气,沿着午夜的雾岚在城市的巷道里蜿行,淡淡感伤中生出轻微的惊悚。
钱开逸预备孤独一枝。首先钱开逸是个男子,不能像情感保姆似的腻腻歪歪怀抱听众,充满惰性。其二是他音色清冽中气汹涌,由这条嗓子输出的字句,有虹一般的凌空质感和跨越天穹的权威。
钱开逸也有不足。他是广播科班出身,咬文嚼字无可挑剔,但他没有心理学背景,在谈论某些深度话题时力不从心。从台领导到钱开逸本人,都懂得强强联手扬长避短这条金律——需选择另外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士做搭档,以保证此谈话节目的收听率节节攀升。
鉴于钱开逸是男性,另一位主播就只能是女性。寻找女主播,成了本节目开播的先决条件。按说偌大一个城市,挑个有心理学背景的女子,并不是太难的事情。钱开逸一旦开始操作,才发现绝非事先设想的那般简单。
研究心理学的专家们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学富五车,但语言风格乏善可陈。学术有余,活泼诙谐不够,催人昏昏欲睡。苦挣学分的学子们熬得住,手握旋钮的听众们可没那么好耐性。直播节目毕竟不是大学讲堂,开着车嚼着口香糖的白领,不是教授们的硕士博士生,可没耐心听一个苍老的声音满嘴喷术语,把一个心理现象掰开了揉碎了讲个水落石出。钱开逸只好忍痛放弃学府转寻民间。好不容易找到了专攻临床的心理学人士,又多矜持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