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部分(4 / 6)
。娘没有奶,小福全靠熬面汤活命。袼褙是细白布打出来的,一丈布可以裁出多少双鞋底子,人家都测算过了,纵是仙女做鞋,也在布头上占不了多少便宜。鞋面也是发下来的,你领了多少双的面子,就要交上去多少双鞋子,这也是分毫不差没有空子可钻的。唯有粘袼褙的糨子,大有文章。发下来的是白面,要你自己兑水熬成糨子。那白面这个细啊,这个白啊,任你在谁家粮店也没见过。鞋子是要出口的,特别讲究质量。白面必得上好,打出的糨子才能滑腻黏性好。
不知道有多少人把打糨子的白面给娃熬了糊糊,烙了饼,蒸了卷子吃,反正所有做鞋子的婆娘都说面不够用,上面的人也不计较这点损耗,就加大了发白面的力度。有的女子交上来的鞋子又糙又硬,从边缝儿上还能看到玉米碴子的小黄粒。这就是把事做过了,把白面都吃了,用黏性差的玉米粉糊弄人。
娘不会这样。娘是个细致的人,想得长远。那些个用了玉米面子的人,都被开除了,无论怎样哭着喊着,都不能再加入虎头鞋的行列。娘肯动脑子,能用最少的面熬出最有黏性的糨子,匀匀地刷在细白布上,打出的袼褙又韧又薄,布层亲密无间牢不可破,好像还是当棉花的时候就长在一起。再纳上米粒般的针脚,缝成虎头鞋,稍加揉搓,软硬适宜。由于娘的口碑好,后来把绣鞋面的活儿也揽了过来,生活就有了保障。柏万福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黑皮肤白皮肤的孩子穿过老娘缝制的虎头鞋,只知道从虎头鞋上抠下来的糨子面,养活他成人。
娘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梳发髻了。娘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梳起髻子来找麻烦的人就少了。那时小福不懂,就问,为什么梳头就让麻烦少了呢?头发是麻烦吗?
年轻的娘说,梳了髻,人家就知道娘不会嫁人了。
小福说,娘干吗不嫁人呢?娘嫁人,我也能吃上糖了。要不然,人家结婚老不让我看。
娘说,你看不到娘结婚了,娘等着看你结婚呢。
到底是吃糨子长大的人,活不过吃母奶吃牛奶长大的人,柏万福得了小儿麻痹,一条腿轻瘸。也没有考上高中,只得上了一所技校。娘说也不错,出来就是技工,铁饭碗呢。柏万福毕业分到工厂,被人称为师傅没几年,工厂就开始不景气。原本以为不景气熬上几年,就能变成景气,谁料不景气只是一连串倒霉事的领头羊,其后就干脆停了产。刚开始柏万福还高兴呢,这多好啊,不上班还照样领工资,虽说没了加班费夜班补贴什么的,收入减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