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部分(6 / 7)
,一个机构,还没正式开张,就讨论到生死大限上去了,不是个好兆头。
柏万福开了口:“说点吉利话好不好?不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知道吗?这好办。我有一个法子,保管灵!”
三个女人异口同声追问:“什么法子?”
“出钱,打广告!”柏万福语惊四座。
其实谁都知道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法子,只是没人说。皇帝的新衣,让柏万福披挂出来。
“还用你说?砸钱谁不会?”贺顿不屑。
“听说很贵。”沙茵担忧。
汤小希双臂抱肩,无话可说。
“我看两条腿走路。”过了一会儿,贺顿思谋着说。
柏万福不解:“哪两条腿?”
贺顿说:“一条是贴小广告,另一条就是打广告。先要搞清楚广告的价钱,然后再看哪张报纸的读者和咱们的客户群重叠。”大家都说行,汤小希又想起一个关键问题:“咱们怎么收费呢?”
沙茵说:“这个不着急。干起来再定也不迟。”
汤小希嘲笑道:“你这个当老师的真是不食人间烟火,刚才说到读者和顾客要重叠,你不定出价码,谁是你的客户?你和谁重叠?”
沙茵噎得说不出话来。柏万福说:“薄利多销。”
沙茵缓过劲来说:“不可。心理师资源有限,只能为中产阶级服务,不可能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柏万福说:“中产阶级看的报纸,恐怕就是晚报了。”
汤小希“呸”了一声说:“晚报是给城市贫民看的。我看,要发在商报、晨报、都市报,小白领们会看。”
贺顿说:“咱们收费,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我希望城市贫民也能看得起心理师。”
沙茵说:“那就晚报晨报都登。覆盖面大一些,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总能捞上鱼。”
贺顿说:“还有一条路,也会对咱们大有帮助。有关信息我也打听了。”
大家问:“什么路?”
贺顿说:“在114台登记咱们的电话号码。这样如果有人需要帮助,他又找不到地方,就会去查。一查就查到咱们了。”
大家问:“那得多少钱?”
贺顿说了一个数字,大家咋了半天舌,最后还是决定出血。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电话的功能谁敢忽略?作完这个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