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 7)
想帮她,大姑不让。自从陈天彪在城里有了份事业,大姑就不再让他沾手家里大大小小的粗活,陈天彪硬沾,大姑便气气地说:“让你歇你就歇着,这粗活哪是你做的?”陈天彪虽知大姑说的是真心话,可听了还是难受,自己咋就沾不成粗活了呢?
大姑是个闲不住的人,辛苦把两个儿子拉扯大,一个留到北京,一个去美国留学,大姑突然就老了,从身到心地老。一次陈天彪请客人到家吃饭,客人见了大姑,很恭谦地喊了声姨,还说:“姨啊,你好福气,有陈总这么争气的儿子,该好好享享清福了。”弄得大姑尴尬得不知脸往哪儿放。客人走后,大姑浅浅地叹了声,说:“往后有啥招待,你在城里办了吧,甭往家里带。”
打那以后,大姑开始养猪,养鸡。她心细,操心操得周到,鸡一窝一窝地卖出去,猪一窝接一窝地下崽,可大姑的身子也一天一天弯下去。陈天彪知道,拦是拦不住的,苦了一辈子,突然让她闲下来,还不把她憋死?
那一天,陈天彪站在堂屋门口,盯住大姑的身子望,晚霞的余晖里,那身子像一磨盘,转啊转啊,转出一个囫囫囵囵的家,转出一个圆圆的月亮……转得他心里实实在在,一点儿空缺都没有。
多少年前,他在监狱里隔窗望月的时候,这个磨盘就是他望不够的月亮。蹲在阴冷的牢房里,望着望着就望出两行滚烫的热泪,泪珠子一直滚到这城市的边上,滚到他两个儿子的眼睛里。从牢房到这个家,是他爷仨泪珠子铺成的一条路呀……而路上来回奔波的,就是这磨盘。
磨盘不流泪,从她给了陈天彪这个家到今天,没有谁见她流过泪,就是重点的叹息,陈天彪也不曾听到过……
有了这个磨盘,陈天彪心里还能再有别的女人吗?
可他还是有了!
上市的希望彻底破灭后,河化的改革便被逼到了桌面上。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非下不行的棋。再不下,怕是连下的机会都没了。
可到底怎么下,陈天彪心里还是没个准谱。
难的是人啊!人往哪打发,怎么打发?
董事会开了整整两天,李木楠提出的“内部法人责任制改革方案”最终未能获得董事会通过。董事们的理由很简单,河化是河阳的一面旗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让河化散了摊子。李木楠再三向董事会解释,内部法人体制改革不是散摊子,而是把劣势企业首先推向市场,让其自生自灭,从而确保优势企业能轻松健康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