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 4)
财务去借些钱吧,谁让你们曾经是河化的职工呢。
工人们陆陆续续借够两万块钱后,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可是迟了,他们只能自己照顾自己,河化集团已经不是他们的了。
后来,杨东升迫不得已,将商贸城和腐竹厂一并抵顶给了银行,就这,还背了一屁股债。
这能怪得了谁呢,自古最无情的就是商战,一步失算,满盘皆输呀——
李木楠又拿了一个方案,陈天彪还是不满意。
“人呢,人咋办?”陈天彪固执地问。
“河化就是让人的包袱压倒了,要让我说,现在裁员一半,企业效益才能提高。”
陈天彪盯住李木楠,李木楠的直率敢言让他感动。班子成员中,唯有李木楠敢对他讲真话,讲气话。包括他离婚娶苏小玉,建河化大厦等许多大的决断面前,李木楠不止一次反对过他。后来的事实恰恰证明,李木楠的反对是正确的。陈天彪承认,李木楠是富有远见的,尤其现代企业管理和战略方面,李木楠可以算是专家。
但他能听李木楠的吗?
“你去过早市吗?”半晌后陈天彪问。
“没有,我跑那儿干啥?”李木楠有些不解地盯住陈天彪。
“有机会你去早市转转。”陈天彪说。
河阳城西区的体育场,不知啥时兴起了早市,每天天不亮,四处的小贩们齐齐赶来,卖瓜果蔬菜的,卖早点的,卖减价货的,河阳人便早早来这儿选购。李木楠一连去了两次,除了看到热闹的交易场面外,没发现别的。陈天彪再次问他时,他说去过了,想不到那儿挺热闹。
陈天彪的神情微微一动,想说什么,却又止住。
此时刚好九点,正是早市结束的时间,陈天彪拉起李木楠:“走,我们一道去看看。”
早市离河化不太远,车子几分钟就到了。小贩们正推着三轮车往外走,几个穿制服的工作人员粗声呵斥着磨磨蹭蹭还想多卖一会的小贩。提着菜篮子的老头老太太们从陈天彪和李木楠身边擦过,他们谈论着今儿的菜价又比昨儿贵了几角。李木楠心里犯疑惑,不就一个早市嘛,有啥看头?
当他跟着陈天彪走进去时,目光忽然被眼前的景象定住了。
只见刚刚摆过小摊的地方,一窝蜂地围去五六十号人。有老人,有妇女,居然还有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和小媳妇。他们扑向菜贩们扔下的菜叶、烂菜帮,争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