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 5)
一截。不过随后她又问:“听说你真要让工人下岗?”陈天彪说:“不是下岗,是分流。”陈天彪解释了半天,招弟还是听不懂,索性不说了。后来汪小丽来了,两个人才把话岔开。小丽拉招弟去了她家,还请陈天彪中午过去吃饺子。
招弟一走,陈天彪的心思又落到了改革上。说实话,外面沙尘暴一样的谣言并没有让他产生什么不安或惊恐。他太了解河阳人了,河阳人说你好时,会把金子往你发光的脸上贴。说你坏时,恨不能将屎罐子扣你头上。现在河化遇上了沟坎,人们不骂他才怪。
他已下定决心将八家亏损厂子全部断奶,具体方案已公布出去。这是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一步棋。走好了,河化会积聚优势,用二到五年的时间进行调整,让优势企业轻装上阵,不断扩充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劣势企业或淘汰或转轨,或许断奶后也会杀出一条血路。至于工人,他已想好,采用一次性买断工龄,按河阳国企改制的最上限每人发给三万块买断金,分三年付清。河化有一座商贸城,他打算拿出来专门安置工人。实在不行,就分期分批轮岗。总之,河化改革的力度要大,行动要快,而且必须坚决。
促使他下这个决心的,是糖厂的破产。糖厂也是一家国有企业,早几年,效益要比河化好,仅仅几年,糖厂就举步维艰,年亏损高达三千万元,破产时早已负债累累,工人连一分钱的补偿也没得到。三年前,糖厂的老总跟他探讨过改制的事,可方方面面阻力太大,根本无法运作。如果当时改了制,糖厂也不至于落到今天这地步。
很快,工会将职工意见反馈上来,不出所料,赞成和反对各占一半。工人们担心的焦点,集中在买断金的支付上。现在的工人很实际,好像先他一步看到企业的末路,想着趁早拿到一笔钱。陈天彪笑笑。有时他觉得,工人要求并不太高,甚至低到令人同情的地步。
河化目前资金确实紧张,一次性支付困难太大,但他会想办法。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一生那么多沟沟坎坎都挺过来了,这一次,他会输给困难?
他打算将效益最好的三家厂子全部抵押出去,全力以赴融资,实在不行,还有两家地段较好的厂子,一家是纸箱厂,一家是焊条厂,必要时全都卖出去。这两个厂子设备虽然不值钱,可地皮值钱。
所有的计划都已酝酿成熟,他等待的,是市上的批文。
陈天彪起身踱步窗前,十月的阳光下,厂子看上去异样的平静。风掠过视线里的厂房,朝远处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