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 5)
直到十一月底,河化的改制方案还是没有批下来。
陈天彪找了几次市长,市长夏鸿远不是推说太忙不接待,就是说体改委还没把意见拿上来。去找体改委,主任又去外地考察取经去了。陈天彪哪里知道,夏市长早就对河化的分流方案下了死命令,不管怎么改,一个工人也不能下岗。
这期间,河化兼并来的五家厂子相继停产,工人暂时放了假。另外两家也不能生产了。李木楠说,越生产亏损越大,产品滞销,货款回笼不力,生产投入又大,只能停产。
工人一放假,河阳城里的说法就更多了。人们对企业已形成这么一种看法:厂子一不行,先是给工人放假,然后动员工人自谋出路,最后就是拖,拖个一年两年,工人看着没指望了,对下岗这个现实也就默认了。河阳城倒掉的这几家企业,几乎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河化企业形象一落千丈,《河阳日报》报道企业界新闻时,记者已将河化排在了第五第六,甚至更后的次序上。这个小小的变化让读惯了新闻的人马上嗅到一种信息,河化龙头老大的地位遭到了颠覆。陈天彪不再是昔日那个风光无限、神秘叵测的陈天彪了。
月末的一天,检察院突然带走了副董事长林子强。一同带走的还有汪小丽和另外两名上市小组的成员,这个意外立马在河化内部引起震动。当警车尖啸着驶出厂门时,厂区里很快围满了工人。人们起初以为抓走的是陈天彪,神秘地打探消息,直到确信董事长陈天彪还在安全办公时,才一个个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一直捂着的盖子还是让人揭开了!检察院在接到举报后先是进行了一番暗察,直到获取有力的证据,才进厂带人。
陈天彪一下被动起来。林子强是市长派来的董事,上市又是市里做出的决策,里面虽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带人,让他怎么跟市上交代?
这可不是小事啊!果然,很快就有电话打进来,口气严厉地质问陈天彪,到底咋回事?陈天彪吞吞吐吐,答不上个所以然,只说这事他也不清楚,检察院没打任何招呼就带走了人。电话“啪”一下挂了。
陈天彪感觉事情惹大了,忙给副检察长打电话,手机嗡嗡半天,自动断线。再打,关了。
陈天彪这才反应过来,副检察长开始躲他。
主动躲,就证明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了。
下班后,陈天彪犹豫再三,还是找到副检察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