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无恙(2 / 5)
有政治经验的年轻人,西藏的未来,掌握在拥有军队的拉藏汗,和拥有实权的第巴之间。如果他们之间不能和睦,西藏将卷起腥风血雨。康熙明白,他必须想到一个调停双方的办法。
于是,恰纳喇嘛作为康熙的使者,前往拉萨。他将以得道高僧的身份,去检验现在这个六世达赖的真伪。但他的目的,其他人都不得而知。临行前,康熙曾对其面授机宜,要求他不能说出对任何一方有利的话。这是一个非常讨巧的方法,只要调查结果让双方都没有得到好处,就能制衡双方。康熙已经将权力之术,运用得极为精纯。
恰纳喇嘛带着圣旨来到拉萨,第巴桑结嘉措和拉藏汗怀着敬畏,与其一同去到布达拉宫。在佛殿中,他们看到了端坐在正中的六世达赖。他已经剃去了满头的长发,洁净过的身躯穿着用檀香熏过的袈裟。这一看过去,他竟真有达赖该有的威严。
这一次的甄别,对第巴桑结嘉措而言至关重要。他必须把握住这个机会,让皇帝的甄别师得出最理想的答案来。他尽力去游说,甚至哀求仓央嘉措,才使他现出今日的仪态。
圣旨展示到了六世达赖的眼前,恰纳喇嘛庄严地请达赖脱去他的衣服。仓央嘉措沉稳地应许了,他脱下了衣服,赤裸着身体,却仍保持着庄严端坐的姿势。恰纳喇嘛不动声色地看着仓央嘉措的一举一动,待其坐定后,他走近了,上下前后地仔细观察。大殿上,只有恰纳移步的声音,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关注着恰纳喇嘛的每一个手势,每一次移步,以及每一个眼神。可没有人从恰纳的举动中收获什么。
良久,恰纳喇嘛终于开口了,他说:“虽然我还无法甄别出,他是否就是五世达赖的转世,但他确实有着圆满圣体的法相。”在佛教的世界里,佛是被后世弟子神话了的存在。对于尊敬佛的弟子而言,佛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所以佛教中对于佛像,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说法。这是说但凡是佛,都具备诸多完美的形体、容貌。因此,佛教徒也认为,如果某人,本身就拥有这些完美的形体和容貌,此人必定与佛有缘,甚至可能有大根器,能终有成就。
此时,恰纳喇嘛所说的,正是承认了仓央嘉措的佛缘。只是,他并未从其身上,找到五世达赖的身影。这是对两方都有利的说法。在拉藏汗看来,朝廷没有认定仓央嘉措就是六世达赖。但在第巴桑结嘉措看来,朝廷认可了仓央嘉措与佛的深厚缘分,至少他亦是得道高僧的转世不假。他们都可以在其中看到优势,但他们在之后就会发现,朝廷并没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