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琵琶吟(2 / 4)
么多的著作,在他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是他野心扰起的冲动,他该在以后的日子,写下更多的琉璃篇章。那将是一件多好的事。
可这样的美事,却永不可能发生了。桑结嘉措的心,更多地向往权力,而非学问,即便本身学识渊博,也难逃今日的命运。
仓央嘉措在心中叹息了一声。一个优秀的学者,就这样,以野心家的身份消失了。在他的身后,只留下了骂名,又有谁知道他的学识呢?知道的人,此时仍被囚禁在布达拉宫。他的境况,没有因束缚者的消失而消失,反而会因他的消失而更加不堪。但心中挂着他的好的,却是这个被桑结嘉措伤害至深的人。
黑暗中,仓央嘉措叫来了侍者,让他将桑结嘉措写的书都拿来。侍者带来了一堆书,仓央嘉措在检视中,竟发现了一本写自己的书。他好奇地拿起这本书,桑结嘉措的笔迹清晰可见。
他翻看着这一页页的往事,除了基本的出生和父母信息等,是正确的,他看到的,仿佛是他人的故事。桑结嘉措将幼年的仓央嘉措,神化成了有特异功能的神童。和现世的仓央嘉措相比,这样的夸张、附会,更像是一种讽刺。他清楚地知道,他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他却缺少了普通人应有的权利,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
仓央嘉措将书放到一边,这样的书,不看也罢。他也明白,作为一个活佛,五世达赖的转世,在世人的眼中,他不可以是一个平庸的人。他必须有天赋的神异。
其实很多活佛的诞生,都伴随着各种灵异的现象。或者是彩虹当空,或者是天放光芒,或者是海螺声响彻山谷,或者是祥云当空。现在的人,很难分辨这样的灵异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但在藏民的眼中,吉祥的现象,一定跟出生人的福气有关。甚至有些在吉祥之日出生的孩子,虽并没有被认作是谁的活佛转世,也会被附近的寺庙认为是灵童,而接到寺中供奉。
这些孩子,在藏民的眼中,是幸运的。他们代表着上天的眷顾,代表着世间的希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样的经历,亦是幸福的,他能得到好的生活和照顾,拥有学识,将来会受人尊重。但是仓央嘉措不同,他不是那些自小就被认作灵异的孩子,他习惯了世俗的生活,他的活佛生涯,只能成为一个悲剧。
看着桌上那本他的传记,他觉得无比滑稽。这就是世人眼中的达赖,他们想要的达赖,他们想告诉后世的“真相”。桑结嘉措,不过是做了他该做的润色,一种几句具有颠覆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