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行路(3 / 4)
们痛哭,请求活佛留下,请求活佛早日回来,请求活佛为他们赐福。但他们不知,活佛已经自身难保,还如何能为他们赐福!
仓央嘉措长长地叹息,他重新坐上马匹,合十念经。队伍在拥挤的人群中,挤出了一点缝隙,得以继续前进。沿途,依旧是送行的百姓,背后则是恋恋不舍的人群。每经过一座寺院,就能听到皮鼓和法号的声响,能看到松枝在道路两旁,燃起的庄严浓烟。除了没有华丽的装饰,这和仓央嘉措坐床时的盛况,如出一辙。
哲蚌寺下,早就埋伏在那里的上千名武装喇嘛惊雷般冲下山来,如同一阵龙卷风般地把六世达赖“卷”走了。
这哲蚌寺,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是格鲁派的六大寺庙之一,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它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是押送六世达赖去北京途中最大的寺院。哲蚌寺的规模恢宏,层台累榭的白色建筑群附着在山体上,如同巨大的米堆,所以称为“哲蚌”,即藏语中“米堆积在一起”的意思。“哲蚌寺”在藏文中的全称,便是“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
哲蚌寺与达赖有着深厚的渊源。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五世达赖也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此时,西藏的行政首脑机关——甘丹颇章,也设立在此处。所以,它堪称黄教的三大寺之首。无论从宗教渊源,还是政治角度,这座寺庙都与达赖,都有着深厚的联系。
哲蚌寺的僧人,决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将他们的活佛留在西藏。他们深谙这次上京危机重重,他们要用尽一切力量来保护活佛,不让任何人将其带走。
这个消息使拉藏汗震怒,这是对他权威的藐视和质疑。他派出了重兵,将哲蚌寺重重围困,并发出通牒,三日之内不交出仓央嘉措,他就将发动歼灭性的进攻。然而,拉藏汗低估了信仰的力量。对于这样的威胁,哲蚌寺的僧人们表现出了誓死的决心。另一起血雨腥风,眼看又要染红拉萨明净的天空。
一个人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后,多少会为自己的劫后余生庆幸。但年少的仓央嘉措并没有庆幸自己的脱困,反之,他在为即将而来的斗争担心。他很感激哲蚌寺对他的厚爱,但他更知道拉藏汗的野心。
即使与拉藏汗交流并不多,但他已从拉藏汗狡邪的眼神中,解读了拉藏汗对权力的欲望,那是一只饿狼见到猎物后不可阻挡的冲动。拉藏汗为了权力地位不受到威胁,可以宁可枉杀千人,也不放过一人。如果自己可以选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