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入世(3 / 4)
境,也许穷过的人会明白,清贫可以使一个人丧失所有的尊严和骄傲。苏曼殊不是一个惧怕贫穷的人,却又真的无法忍受窘困的生活。日本虽称是他第二个故乡,可毕竟在异国,无法做到洒脱自在。现实有时候可以残忍到你无法想象,面临困难,不是你拂一拂衣袖、挥一挥手就可以云淡风轻。
无可奈何之时,他从日本返国,抵达上海。上一次的离开,他背负情感的伤痕,这一次虽然毫发无损,却也走得并不潇洒。也许我们可以不听从命运的摆弄,但是却要为自己的执拗付出代价。苏曼殊虽不能抵抗宿命,却也不甘被其绑缚。乱世之中,唯有自救才可救人,许多卑微的人只能躲藏在长满青苔的墙角下独自老去。没有谁会顾及到你的存在,你伏在窗台观赏落日和弦月,窗外的世界已经快如马踏飞燕。
处清净的庙宇中,苏曼殊也许可以悠闲淡定,一入红尘,黄沙飞扬,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我们看到历史的城墙一次次坍塌,想要重新修葺换上新的砖瓦,却不知精神上的残损无法修补。其实历史不会疼痛,城墙不会疼痛,疼痛的只是人心。腐朽的清政府已是明月西沉,作为时代的先驱者,苏曼殊不希望残缺的城池遭受更大的破碎和伤害。他想要做的,只是尽力抚慰这颗饱受沧桑的心。
回到上海,苏曼殊任《国民日日报》翻译,与陈独秀、章士钊、何梅士共事。在此期间,他绘制充满反清意识的《儿童扑满图》,其诗《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发表于《国民日日报》副刊。“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又在许多个清寂的午夜,独自一人囚在小屋里伏案创作小说。苏曼殊始终认为,只有在翰墨里徜徉、在图画与文字之间游走的那个灵魂,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融入文字里,他会发觉,原来自己的内心还是这么地向往宁静。纷繁的尘世给不起他想要的安稳,飞扬的烟尘无孔不入地钻进骨髓,似要将一颗洁净的心彻底吞噬。
苏曼殊开始怀念在寺庙的生活,午后的长廊,温暖的阳光静静地洒落,他看着自己的影子禅坐。一杯茶,由浓转淡,原来消磨时光也是一种美丽。在那里,不需要担心被光阴追赶,他可以让自己静坐在蒲团,从黄昏到黎明,从花开到花落,都无人责备。人生风景永远都是这样,当你拥有时,反觉得那么的遥远;当你失去时,却又觉得贴得那么近。
直到《国民日日报》被查封,几个月的努力就这样付诸东流,这对苏曼殊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打击。苍茫人世,太多的机遇铺陈在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