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老乡们的心意(5 / 8)
此召开。
这个礼堂本身就是一个地标性建筑,是当年建国之初,为了表达新生政权有信心带领人民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掀起建设大西南的高潮而建设的。
这样一个地标性建筑,李向阳很容易就问路问了出来。两父女乘坐了火车站外的公交汽车,李向阳让女儿坐在了靠窗的位置,好叫她可以尽情观赏窗外的景色。
红果儿在上一世曾经活到过80年代中期,比现在更繁荣的景象天天都能看到。现下,看到60年代的省城,倒是有一种恍忽之感。
啊,原来60年代的省城是这个样子的啊。
正想着,远处一座气势宏伟,几乎有种金碧辉煌之感的高大建筑物,就进入了眼廉。
那建筑有金顶、琉璃瓦,圆形望楼好似清代宫殿。除正面外,东南北三个方向又设冀楼,围拱主体建筑。
这建筑才叫红果儿开了眼界,这个时代居然也能出这样的建筑,真是不简单……
回头一看她爹,她爹已然看呆。良久,才感慨一句:“这跟***看起来好像……”
这哪儿像了?啊,倒确实都是清代宫殿式建筑。这人民大礼堂,应该是刻意仿了那种风格吧。
“爹,他们说皇帝以前也住在首都。你去皇帝住的地方看过的吗?”
李向阳哪儿去看过故宫的呢?他当时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小球藻,哪儿还有功夫闲逛故宫啊。看到***,也不过是因为坐公交车经过那儿,看上了一眼罢了。
“皇帝?那就是封建社会最大的毒瘤,咱们这种新社会好青年,跑那儿去看什么?你看,人民大礼堂多气派啊。比那儿好多了,我跟你讲!”坚决拥护新社会新政权的李向阳,对此不屑一顾。
对于自家没见识的爹,红果儿能说什么呢?
人民大礼堂本身就有车站。到了站,两父女一下车,抬眼就把礼堂看得更清楚了。
大礼堂的设计确实是仿了清代宫殿的形式,采用轴向对称的传统手法,绿瓦红柱,颜色对比相当强烈。布局严谨。
主体的穹庐金顶,乃是脱胎于故宫天坛的祈年殿,有祷祝国泰民安之意。
南北两冀的冀楼,则是仿紫禁城四角的塔楼。礼堂前用青砖铺就面积广阔的大型广场。而从广场往上,需经高高阶梯,方能到达上方的礼堂。
阶梯总势陡峭,但每一阶都修得宽阔平整,又分了六重梯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