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朝中措(4 / 15)
柳阁老称是,侧身站到一旁静立。
皇帝看着石长青,“你的来意,朕已知晓,先让朕瞧瞧那份罪证吧。”
石长青从怀中取出五封信,请皇帝过目。
刘允上前去接过,转呈给皇帝。
每封信件都长达几页。
皇帝将信件一封一封看过去,面色始终平静。末了的一封信有五页,他面色转为冷肃,多看了些时候,随后,递给刘允,“让柳先生看看。”
柳阁老从刘允手里接过信件,把那封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随后,盯了一会儿印章,又看了看信纸背面。
石长青一直等着皇帝垂问原由,却一直没等到。
皇帝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柳阁老,“先生这是——”
柳阁老将信件叠好,交到刘允手里,道:“臣瞧着这封信,震惊惶恐之后,不免想到程阁老其人的品行,和一些见闻。”
皇帝仍是把石长青晾在一边,对柳阁老的话生出好奇心,“说来听听。”
柳阁老称是,娓娓道:“臣与程阁老不合,几乎自入官场之后,便与他分歧不断,这些,先帝与皇上都看得清楚。”
皇帝颔首,“没错。程先生为官员考虑的多,你则是为百姓考虑的多。脑子都够用得很,为人处事之道,各有长短。程先生过于世故圆滑,你则过于刚正不阿。”
这是第一次,皇帝明确地说出对两位阁员的看法。
柳阁老躬身一礼,继续道:“臣与程阁老意见相左的时候太多,慢慢成了积怨已久的冤家对头一般,对程阁老很多事都有意无意间留心。
“去年腊月,皇上命付大学士与臣一同主持内阁,臣因为不在官场已久,私心里其实顾虑颇多。一次,在吏部侯尚书家中议事的时候,跟他说了两句,担心内阁会因付大学士成为空架子,一件实事都办不成。
“侯尚书听完大笑,说臣钻了牛角尖,竟忘了审时度势,付大学士的为人处事之道,自有可取之处。
“臣经他提点,才由衷赞同,没了那些杞人之忧。随后,侯尚书与臣开玩笑,说臣看人识人的眼光,有时真不及程阁老。
“臣问因何而起。
“侯尚书说,只说这付大学士,早在十几年前,程阁老便断定此人仕途不会有大起大落,应该是活得最惬意的那种官员。
“臣知道侯尚书与程阁老年轻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