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1 / 5)
御史台慢慢地重新执掌了‘持邦国刑宪典章, 肃正朝纲’,梁珩也从阅宗卷,开始接触案件了。
梁珩上任三个月, 才第一次同刑部侍郎、大理司直共同判审讼狱。
被审理的是前户部侍郎翟清。
翟清贪污受贿,私挪库银。证据确凿, 脏银数额巨大,刑部判了死刑, 秋后问斩。
而翟清却在刑场被砍头之前呼冤, 又被押回刑部, 由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同复审。
这案子是刑部审的,证据确凿,刑部侍郎张律广坚信这案子绝不是冤假错案, 只是这翟清在行刑之前呼了冤,按制就一定得三司重审。
张律广还是按着规矩来, 问翟清何以呼冤。
翟清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 面无人色, 发冠散乱, 身形消瘦, 浑身都脏兮兮的, 再没有半分户部侍郎的光彩。翟清在刑部大牢里关了大半月, 刚好时间也到了秋后。
梁珩在一旁看着翟清的宗卷,这翟清的罪名是贪污受贿, 这罪名罪不至死, 要他命的, 是私挪库银。
这事御史台有失职之责,每年税银入库,库银出库,都须经过御史台监察。只是入库出库的银子记录在案的都没有差错,核查银库现存库银时,却发现了漏洞。
一查,发现是户部侍郎翟清贪下了几笔本该入库的税银。
张律广看了一眼旁边的两人,他们都没有表态。
这事证据确凿,脏银也在翟清家搜查出来了,翟清家人名下的宅子、铺子、古玩字画、名贵家具,极为豪奢,这不用审查也明了了。
梁珩看着手中宗卷上似乎并无漏洞的证词。
看守银库的府兵也都坦白交代了,就是翟清让他们搬的银子,还许诺他们一人一千两银子作为酬劳。银子大半被府兵挥霍了,剩下的脏银也从他们家中搜查出来了。
梁珩抬眼看向底下跪在地上的,双眼无神的翟清,他看上去像五十多岁了,身材消瘦,宽大的囚服空空荡荡的。
重新审查了一遍,翟清再次俯首认罪。
梁珩看着似乎真的严丝合缝,没有一丝可疑一处的宗卷,再推敲几遍,那些府兵的证词也走了一遍,还是没有可疑之处,加之翟清重新认罪,这罪也就定下来了,翟清再次被押往刑场,这次就算再呼冤,也不会再审了。
......
秋收已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