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3 / 5)
,这次来之前,教授问他将来考不考虑留校任教,L有点纠结,纠结每个地质人可能都纠结过的一个问题。
L:“为什么我们苦学这么多年,熬实验熬论文,赚得却不如我高中都差点没毕业的同学多?”说着说着就有点愤慨,“当知识不能创造财富时,是不是代表着社会的倒退?”
我肯定地告诉他:“不是。因为‘知识创造财富’这句话里的知识是个很狭义的概念,更贴近于‘科技’,而不是你心目中广义的知识。前者是从后者中摘取出来的可以转变为经济产值的那一小部分,区分这二者的标尺是财富。所以知识和财富,其实并没有必然关系。”
L皱眉看着我们。
Y:“这么着吧,我打个比方,有个人研究英语单词,苦苦研究,苦苦研究,研究了一辈子,人类文献中出现的所有单词他都研究过了,一张纸片都没放过,但是其实他是个厨师(我囧),工资也不高。另一个人六级都没过,但是苦苦学习啃下了药学专业词典,专门在合资制药公司翻译药品名称,拿着丰厚的薪水,呃——呃——”扯不下去了……
L看着Y,如同看着一个取试剂不用滴管而用勺子的人,语气肯定地下了个结论:“第一个人傻。”
我哈哈大笑:“他的意思是:第一个人去研究只是因为他想,动力是好奇,目的是填补未知。第二个人去学习是因为他需要,动力是财富,目的是获得财富。你把这两个人上升到两类人,第一类人就是学者,其中最出色的那一批就是科学家,他们的知识增长是超越社会水平走在人类前列的,第二类人是非学者,技能增长只要满足行业要求就可以了。”
L:“那我们属于哪种?”
我:“你还没定型,我们俩处于二者之间,因为我们还没有高尚到不给我们发工资我们砸锅卖铁也能干下去。但是我们做的所有工作远远不止为了工资,还有我们对于这个领域的好奇和执着。我们努力成为第一类人,只不过我们的境界还没达到。但是如果你选择站在第一类人的队伍里,却羡慕着第二类人的收入,那不如当初就站到第二类人的队伍里。”哪条路都能走成功,但不能走着这条,望着那条。
L不解:“可是地质不是哲学啊,现在是经济社会,‘产学研’一条路,如果无法转变成经济价值,那花那么大的代价研究这些有什么意义?”
我:“意义就是[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研究结果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就是意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