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嘤,没法过(4 / 5)
说话,却比从前能说话的时候更鲜活有趣了。他也没多想,因为他们接触本来就不多。哪怕定亲了,未婚男女也不能单独约会。他叮嘱了她两句,就走了。
舒云华连忙回房间找了个稳妥的地方把钱藏起来,这可是她以后的立身之本。
舒云华装了两天孙子,感觉嗓子好多了,起码可以说话了,于是就找舒基国说想去上学了。她知道刘文慧肯定不会愿意让自己去上学,于是就找好说话一点的舒基国了。
舒基国虽然是地主家庭出身,但是到他上学的年纪已经解放了,父亲早逝,母亲带着家里一家老小,实在没能力供他上学,他连小学都没毕业。他记事早,最怀念的就是爷爷抱着他坐在膝盖上,教他念《三字经》。他很聪明,爷爷念两三遍他就能背了,比堂兄弟们都聪明,爷爷夸他是个读书的好材料,以后一定要送他去读大学。读书一直是舒基国心里的一个结,他自己没有机会读书,自己的儿女如果能读,肯定要让他们去读。
老二的成绩好,一直都是班上第一名,不像老大,考及格都费老大劲了。舒基国见她这么热爱学习,也很支持, “想读书就去,好好学习,给咱家挣个功名。”
舒云华开心地点头,“爸,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
中午刘文慧从舒云蓉那儿得到消息,吃饭的时候差点摔碗,“上什么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马上就要农忙了,好好在家干活。”
舒云华知道自己说话没用,哀求地望向舒基国。
舒基国咳嗽一声,见大家都看向他,才开口:“老二成绩好,就该去读书,她一个小孩子,能干多少?农忙也不差她那一把力气。”
“16岁了,还小?旧社会都嫁人了。以前老大十二三岁不照样下地挣工分,怎么到她这里就这么金贵了。”
“你也知道那是旧社会,现在社会不一样了,不兴那些老黄历了。”舒基国说着看了一眼老大,“她要是能读书,我也让她读,是她自己不争气。”
舒云蓉躺枪,不干了,“爸,我那是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舒云华看这话题有跑偏的趋势,连忙对刘文慧说:“妈你放心,放学我就回来干活,耽误不了农忙。”
好说歹说,刘文慧就是不同意,谁的面子也不给。说到最后,舒基国也火了,放下碗站起来说:“我才是一家之主,我说了算。”
刘文慧也不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