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殉葬(2 / 4)
长老的那位老人的孙子,因为病的太重已经去世了。现在他的亲戚正在他身边不断叩拜以此来告慰小男孩的灵魂,也有祈求上天别再让其他族人患上这种疾病的意思。这是白矮族对待死者的一种礼仪,祷告结束后才会被入棺下葬。
果然,正如林米所说的,在吟唱过后几个人抬来了一口简陋的“棺材”。说是棺材,其实就是一节粗壮的树干被挖空了树心,在小男孩被放进去以后盖上树皮再用藤条缠一层挨一层缠紧,很像一个巨大的蚕蛹。一切处理完毕,由几个身体强壮的白矮族人抬起开始围着整个部落转圈。
骨头和光头也闻声出来看热闹,光头自然还是管不住鼻子下边那张臭嘴。看到那口奇怪的棺材,没深没浅的笑道:“我说各位这是个什么情况?看这架势今晚要吃大锅饭是怎么的?”林米狠狠踢了他一脚示意他马上闭嘴,光头看出情况不对倒也听话,马上嘴唇一合消消停停的看着。
抬棺材的队伍在围着部落转了一圈以后离开部落走进了雨林。
我曾经看过很多地方安葬死者的方式都不一样。在国外,有些靠海的居民在亲人死后会将他们的尸体抛进大海喂鱼,因为他们常年以捕鱼为生,认为死后是应该偿还的时刻。在沙漠的边缘也有些人死后将尸体放在一个竹排上,由亲人拉着一根绳子走进沙漠深处,什么时候绳子断了就把死者放在原地让他们魂归大漠。
在我国也有很多特殊的安葬形式,比如苗族。苗族现今还保存有完好的悬棺葬和洞棺葬,据说此举是为了方便苗家后人在离开中原时能将已故祖先带回故土入土为安。
而壮族在亲人死后则停尸与正厅,以柚叶、桃叶或姜煎水浴尸换装。入殓时孝男孝女放生号哭,也有唱《丧歌》的习惯,表示诀别。一般停尸三日,亲戚古旧来吊,洒酒供祭。将死者生前喜爱的器物置于尸旁,用铜钱遮眼、塞口,或填以糯米饭、茶叶,意为使死者在往阴间的路上有赶路饭和买路钱。
这其中葬制最全的要数藏族,西藏人死后有屋中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用。成人死亡最为普通,使用通俗的火葬。小孩死了,或因其他疾病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做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因为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最后一种是天葬,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