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南柯一梦(19 / 20)
预测到人的过去。”
“多拉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很有名的理论:挫折——侵犯理论。很适用于这个凶手的心理转变,他必定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才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失业,加上长期遭受别人的轻视和挫折,终于让他爆发出了自己的本性,走向犯罪的道路。”马千里似乎开始对这个凶手的形象清晰化。
“还有,我刚刚有个想不通的地方,在我解读他心理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凶手可能在夺取第一个被害人器官时,不知道什么原因,迫使他先放被害人的血。血量减少会引起脏器衰竭,这会严重影响脏器的质量。所以第二次他就吸取了经验,做完一切后才扎那两个牙印。”
“那他为什么不直接找辞退他的人下手呢?”马千里又疑惑道。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我们要对付的不是一个失去理智的变态杀人狂。而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知识面很广,冷静的,具有极高犯罪头脑的杀人犯。”
“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他明白被害人人际关系网的概念。所以他专找街头的流浪汉下手,让你们无法从关系网上找线索。”
马千里点了点头,萧医生也综合警方的资料写出了他对凶手的心理画像:
男性,25-35岁,中等偏瘦身材,1.7米左右。童年曲折,有可能是在寄养家庭长大。受过中高等教育,有可能接触过医学,但最终从事的是艺术类工作,而且已经被辞退。
性格孤僻,平常沉默寡言,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出气筒,几乎没在别人面前发过怒。愿意接触和帮助陌生人,给人第一印象是礼貌,好接触。但不能深交,他甚至都没有带过朋友回家玩。目前单身或离异。
私家车也可以作为线索之一,按理说有私家车的人应该不会为钱而发愁。所以这辆车有可能是获赠或者继承的。
“现在我只分析到这些,有什么新的结论我再通知你。”萧医生将记录好的笔记递给马千里。
马千里接过就赶紧回去布置警力搜索本市所有对得上号的人,不过看来这个人数不会少于千人。别看萧白写了那么多,其实警方真正能用上的没有多少。理论是一回事,现实又是一回事,你不可能要求警察像了解自己家隔壁的大叔一样了解全市的每个人。
其实我连自家隔壁的大叔都不了解,开门上班,下班关门。我到现在为止都还不知道隔壁大叔姓什么,更别提他那老皇历一般的成长历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