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天珠(5 / 21)
就是专门采金的手艺人,靠着一身分水寻金的本事,在黄河中采金为生。”
猴子不屑道:“什么黄河手艺人,不就是采金客吗,怎么还和黄河扯上关系了?采金客我知道,不就是端着个洗脸盆,在黄河里来回晃悠淘金吗?”
我说:“这你可就不懂了,这黄河手艺人,都是身怀绝技,懂得黄河分水寻金的古法,能从滔滔黄河中找到藏在黄河里的金脉。我可告诉你,这些黄河手艺人都神秘着呢,那些采金古法都是代代相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猴子问道:“那黄河采金人的后代,是不是都必须要在黄河上采金?”
我说:“那是自然,他们每代都要出一个手艺人,在黄河上采金。”
猴子就撇嘴,说我可别吹了,这手艺人要是那么厉害,早成沈万三了,还用得着让后代在黄河上风吹日晒喝西北风?
我一愣,猴子说的确实也对,按说这黄河手艺人既然能找到黄河中的金脉,自然富可敌国,为何不让子孙享受,还要在黄河上辛苦奔波呢?
这时黄晓丽也问我,采金人为何要叫黄河手艺人?采金和黄河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我爷爷,爷爷说,“千石万水凝一金”,这金乃山水精华,只有在大水群山中才能凝结出金。中国的大山大河多了,但是最产金的,莫过于流经大半个中国的滔滔黄河。黄河九转十八弯,也就孕育了数不清的金玉宝贝,所以到了最后,说起采金一行,首先想到的就是黄河,黄河和采金也渐渐成为了一体,分也分不开了。
我装模作样感慨了一番,好像很懂一样,其实多是我爷爷当年说的话,我也是半懂不懂,生搬硬套,蒙蒙黄晓丽是绰绰有余了!
黄晓丽果然激动起来:“老白,不,白,白大哥,那你懂黄河采金之术吗?”
我信口说道:“我白家祖上本是黄河手艺人,我虽没学过,但是也多少懂得一些。”
这话半真半假,倒也不全是我自己托大。
我跟她说起来,我姓白,祖上白公姓白名英,山东汶上人,明朝初年,因治运河水患有功,被监修官员工部尚书宋礼器重,在清雍正年间被封为黄河白大王。
这不是胡说,这黄河大王的说法,被收录在《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一书中,这本书是河官必备的红宝书,被历代河官奉为治黄圣经。
我们白家世代从事两种职业,一种是河工,另外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