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东青和胡大仙(4 / 9)
不得不醒觉起来。那不是别的,是个篆书的“聻”字。一道我熟悉的驱鬼符。
难道这地方也闹鬼?以前常和孙先生聊天也得知一点关乎阴阳的法门。一般阴气重的地方邪恶就比较容易侵入。南方天气炎热属阳性,北方天气寒冷属阴性。城市人多阳气旺盛,村镇人烟相对稀少阴气滋生。这也就是为什么北方农村多异事的道理。而我现在所处的根河,毗邻着我国的极北地区漠河,现在又是冬季。防范阴邪就十分重要。当然了,我基本上还算一个无神论者,并不相信有鬼有什么鬼怪。但以前的公墓工作经验告诉我,虽然鬼怪不一定存在,但我们所解释不了的事情还是会时有发生的。加重预防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桃主任,汪局长来了。”随着罗秘书的一声呼喊声,外面的车声人声纷纷传进屋里。我穿上外套迎了出去。
晚上的酒宴十分丰盛。汪局长带来了一个副局长和几个公墓的工作人员来给我接风。他挨个给我做介绍。指着一个精壮青年道:“这是肖队长,他是咱们公墓的施工队队长,他就是满归镇的人。这个公墓不大,修修补补的工作不少,都是靠着肖队长领着人一点点的干出来的。以前没人的时候,公墓的大事小情一直由他代管着。等你上任以后,你们两人还要多多配合。”肖队长乐了,露出两排洁白整齐的牙齿。他站起来主动和我握手,声若宏钟:“俺们都是些粗人,也不懂个啥叫管理的。桃队长来了就好了。有啥事需要兄弟配合的就说话。”我一边道谢,一面上下打量他。这位肖队长二十七八的年纪,一米八高的大个儿,身强力壮,虽然穿着毛衣,但能隔着衣服看出来浑身都是成块的肌肉,像个练家子。往上面看,通红的脸膛,浓眉大眼鼻直口阔,短发根根竖起,像钢针般的坚硬。就这个长像不用说身边的姑娘一定少不了。我不禁自惭形秽。
汪局长第二个给我介绍的人姓索,大家都叫他达雅,是猎民,达斡尔族人。但除了他留了一把卷胡子以外实在瞧不出和汉人有什么区别。四十岁上下的年纪脸上却过早地爬满了皱纹。据说他和猎民在深山里长大,对这方圆几百里之内的密林门儿清,是个好的向导和猎人,枪法极准。他负责公墓的保安兼施工队员,说白了力气活基本上都是他的。
第三个人是老苏,他是汉人,老家在齐齐哈尔,和我算是半个老乡。他今年不到六十岁,是死了老伴背井离乡流浪到此地的,在公墓工作快两个年头了。因为他没有家,就长年累月地一个人住公墓上面,平时打扫个卫生做个饭什么的,相当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