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部分(3 / 7)
“嗯。”
“也是,那韩远径当时看着很靠谱,也就那样。乐桐,你哪天把这人带出来我见见,如果人不错,我看你也别犹豫了,让那个韩远径见鬼去吧。要我说,他在国外那三年,连个音信都没有,你早该忘了他。”
某一项发言结束,掌声又起,他们赶紧跟着鼓了几下章。
台上的会议主席说:“下面进行下一项大会议程:校友捐赠。我们有请李明生副校长住持捐赠仪式。”
李明生上台,“各位,校友一直是我们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毕业生与母校心连心,是我们最大的骄傲。我们感谢各位!”
两个人暂时停止了说话,看台上的捐赠。捐赠的还真不少。有的捐建书报亭,有的捐赠奖学金,有的捐建足球场。最有意思的捐赠是,有人说要把全体学生宿舍搂的厕所都翻新一遍,建成应感式的。
那个捐赠者发言道:“在我上学时,我最讨厌的就是上洗手间。不得不去的地方,却很破。出水的水龙头老师坏,不是满地水,就是脏乎乎的。我上学时,就立志将来发达了,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宿舍都换成感应式的而不是用手按压式的厕所。”
全场都是掌声,最热烈的掌声。厕所的问题,人人感同身受。陈思会也笑得前仰后合,连声说:“这项捐赠再好不过。”
副校长笑犹未尽地说:“这才是我们的学生!不是想着自己的荣光,而是根据学校的需要,切和实际地进行捐赠。这好比你们给父母买东西,不一定买最贵、最炫的,但一定要买最需要、最适合的!”
全场掌声又气。副校长接着说:“下面这一项捐赠,也是出于这位同学的真实想法。”
大屏幕上展现的是图书馆,全场静悄悄的。副校长说:“这里,大家都不陌生。我想,在场所有的人都去过这里。这是我们的图书馆,是一个比食堂更让我们有感情的地方!我们知道这个图书馆已经用了很多年,从复校之始,就是这幢五层小楼。虽然这里面的装修是全校建筑中装修最好的,但我和大家一样,都认为这里实在是太小了!上自习找不到位子,借书时更多的书是在书库里,不得已,我们只好分散到各院的图书室,导致书籍流通受阻,知识传播受阻。现在,有一位我们的校友,他要捐赠一幢图书馆大楼。他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曾在校图书馆进行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勤工俭学工作,可以说,他最有感情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他,就是经济学院2005届毕业生韩远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