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进退之间(10 / 12)
,我跟她打个了招呼,“邹小姐。”
邹琪是个极好说话的人,笑着跟我道谢:“这短时间辛苦你了,太能干了,真是一个顶三个。刚刚的学生送走了吗?”
“是啊,送走了,”我说,“小朋友们还蛮可爱的,有他们在,热闹多了。”
顾持钧插话,“刚刚看见你和小朋友们相处得非常好。”
邹琪的视线落在我身边的顾持钧身上,轻轻“咦”了一声,说“这位是——”;顾持钧则是一本正经地扶着那副可怕的大黑框眼镜,对她的视线表现得完全茫然,“怎么了?你认识我吗?”
这几个字,他微微改变了声调,素来低沉的声线拔高,听上去就像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我怕她看出端倪,也配合着解释:“这是我朋友,对古生物很有兴趣。”
邹琪“噢”了一声,笑语“那是我认错了,还以为是哪个明星呢”,又才匆匆离开。
我转过头去,暗暗地笑。顾持钧依然扶着眼镜,抬起头看进门处作为为招牌的恐龙骨架,“我装得还不错吧。”
作为一个影帝,也真是大材小用了。我在心里这么说,面露赞美之色,“挺好的。不过,顾先生你难得有假期,还特地来看这些古生物,不觉得无趣就好。”
“觉得无趣我也就不来了,”他指着墙角那具精致小巧的恐龙骨架,“为我介绍吧。”
“好啊,这是在素州盆地发现的翼龙骨架……”这几天我每天做的就是一遍遍的重复解说词,早已滚瓜烂熟,滔滔不绝。
他一边看,我一边解说,配合得倒是颇为默契。我为他讲述每一块化石的来历和其意义。我惊讶地发现,顾持钧居然了解一些古生物学的常识,比如种古植物学的种种分支,时不时还能附和一下我的科普演说。
沈钦言曾经说过,他在每一个角色上下的功夫是常人难以想象。那么,他在现实生活中想必也同样认真。比如今天,他不过是来看一场小小的古生物展览,就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背下了不少古生物学名词,其用心真是让人叹服。我想,如果他不拍电影,肯定也找到许多极有前途的行业。
我对他的叹为观止完全写在脸上,顾持钧则对我露出高深莫测地笑容,淡声道:“不需要吃惊,你父亲的书,写的平易近人,大部分连我都可以看得懂。比如,我现在知道,这些化石的来历还真不容易。”
的确如此。每一块化石都是古生物学家大浪淘沙里寻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