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檀番外 (1)(1 / 25)
和充满活力的学生在一起,我觉得我是个比他们大点儿的大孩子。那段跟他们在一起的年华,让我变得更老,他们却都长大了,散发着无所畏惧的冲劲儿,真好,这就是年轻。
如果还有在读书的看十八的小说,那么,请珍惜你们的年少时光。
某年某月,咖啡厅
我去上海读博,十八来送别。
终于又可以当回学生,但我却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开心。
(一)
像我这个年纪,经历了读书时代,家庭,还有孩子之后。再回到学校,单纯的奋发图强的年少的读书目的已经改变,而是如何让我剩余的人生变得更好,还有让我的小孩子如何较于他人有更好的开端。
比如,她会开心的羡慕我又能回到学校,闻到墨香味道的图书馆藏书,又可以在学校里散步,回忆年轻岁月里的那些故事。我却在想,毕业后可以把小孩子的户口带到北京市,或者让小孩子高考的时候,以北京市学籍的身份,就能省去不少跟外地考生竞争的分数。这就是涉世未深的和深居社会后的区别,是不是很大?
她是我学生中运气相对较差的一个,你可以说她慢半拍,反正每次都是差一点儿。但这种运气似乎并没有太影响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多少会让我看到一种勇气。
我是看着她成长的,她的大学,包括她糟糕的恋爱。不是不想帮忙,是真的帮不上忙。我记不清自己教过多少学生,我很少能记住每一届学生的名字。因为太多了,每个学生都要由高中时代的青涩,转变成茫然,然后在找到自己的方向,这就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蜕变,没有谁是一点苦痛都没有的,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蜕变和成长不同,有的人让你看的见,有的人让你看不见。不管看得见,还是看不见,我都知道经过这些过程的孩子,在走出校门的那瞬间,已经告别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的名字叫:青春。
(二)
我没怀疑过十八的人生,即便所有人都看到她的辛苦。
象十八这样的小人物,她要想获得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还会有更多的辛苦等着她,即便比想象中的辛苦再困难。若她要想走下去,那么永远别用同情去可怜自己,这是她大学毕业前,我跟她说过的话,尽管这句话听起来很残忍,但却是一种事实,什么时候看见苦痛不会流泪了,那么我会恭喜她,真的有成长了。
我没给过十八什么,只是像给别的学生一样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