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14 / 22)
巧的外地粮商遇上本城踏实行商的裴记,不战而败。
这件事,说起来裴东明还是要感谢自家小媳妇儿。
尝够了后世饮食卫生环境的可怕,书香听得自家夫君要开粮店,便约法三章,秋收之后存放一年以上或者两三年的陈粮及霉粮不许卖,哪怕利润再高,要卖只能卖新粮。
普通人家,万一吃出一点毛病来,花费的可能是所有积蓄。
无论哪个朝代,小百姓看病进医堂也是一件打憷的事儿,原因无他,家底太薄之故。
裴东明当时捧着小媳妇儿的脸蛋狠狠亲了几口,只觉她心怀慈悲。他自小生于商人之家,见惯了家中父辈行商之时,也常取巧,获利多于寻常途径。当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但如今自己行商,家中境况又极好,难为他家小媳妇儿还能为他人着想,单冲着这份心肠,也教他心软成泥,对小媳妇儿千依百顺。
告示贴在粮店,每个前来买粮的人都能看到,比之贴在酒楼门前传播速度更为快捷,寻常百姓上粮店总是多过上酒楼。
招工贴贴出来以后,裴记粮店门前很快便排出了长龙,引的别家粮店只当裴记又搞什么花头,心内忐忑,都使了伙计前来打探,只有李虎大大方方过来,立在门前控诉裴东明:“总镖头,你就不能将这招工贴子贴到皮具店或者镖局去啊?”这样很影响他爹的心情,在家里提着棒子将他打出来要他前来裴记探个究竟。
李虎也是从商贩人家出来的,总觉得要是响水酒楼门前排这样的长龙,总归影响生意。
裴东明瞪他一眼:“你觉得普通百姓上皮具店跟镖局多过上粮店?”
李虎哑然,贴个招工贴子也这般讲究,不怪他老爹开的粮店生意虽然不错,总归比不上裴记粮店。
☆、136
响水城中渐有乱相,府衙差衙出动,没日没夜的巡街,还是杜绝不了小偷小摸行骗的各类事件。
自胡主事之后,这类空手套白狼的案件屡见不鲜,更有娼门妇人合着一帮奸汉租了房子乔作良家妇人,对外只称夫婿远行,房帏空寂,引得来往的商人入毂,骗得他身家银子,再作鸟兽散。
罗四海近日越发头疼,市面虽然繁荣,税收直线上升,但治安付出的心力人力太大,公事多到几乎占用了他大部分时间,惹的罗夫人闺怨频发。
好在不久之后,一直心情郁郁的罗夫人接到一件喜讯,罗桃依有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