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部分(5 / 7)
的小内侍忙殷勤的端茶上水,笑道:“吵着大人?那是杜太妃娘娘,自从先帝爷驾崩后,”说着暧昧的指了指脑子:“这里就不大好使了,整日里就会唱这一首歌。”
陈瑞眼从他身上滑过,无甚痕迹。
翻身假意睡去,待众人都不觉察时,翻窗溜了出去。
长夜深了,陈瑞信步而行,循着歌声七弯八转穿花拂柳而过,微凉的露水随着青嫩叶,沾在身上,渐渐寒入骨。
最僻静的位置个锦衣子坐在花间,十指弄琴,细抹慢挑,和着一丝半缕的歌声在夜风中飘:“青山本不老,因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奇异陡转的音调,让陈瑞也不由地听住了。
子察觉有人时,抚琴的手便缓缓的止了。
“太妃。”陈瑞走到身侧开口道:“您这首曲子,臣下极熟悉。”
杜铭溪起身,笑道:“这曲子是有个人,新近教我的。”
陈瑞还是在杜铭溪幼时见过,今日细细看着她,已是另一番模样。如玉脸孔,三分柔三分傲,还有隐在眼底最深处的三分阴寒。
绝不疯癫。
她定定也望住陈瑞,缓缓伸出手:“那人就在玉湖底的地牢里。”
皓白的手腕在金丝银绣的锦服之下愈发的显露的纤瘦,陈瑞顺着的手指看过去。花丛之中,暗影幢幢,落到地上便是重重的黑,满院花叶中,隐隐可见一块巨大石板。
杜铭溪笑道:“你放心,侍卫都被我迷晕了。”
陈瑞掀起了青石板,顺着乌黑阶梯走下去。甬道极长,墙壁上嵌着连绵的灯火,照亮青石阶梯,盘旋而下,脚上的软底鞋在寂静中毫无声息。越走越深时,几乎可以听到水声哗哗,就仿佛幼时坐船,悠悠地晃动,微微的,说不出地异样。
路总会到尽出,转角处有更亮的灯火,陈瑞一步步走了过去。转过去时,透过列精钢的栏杆,有一种奇怪的味道……
最先入眼的是牢笼里三面垂挂的白绫,绫上绣着密密的金色梵字经文,御用的黄缎织金勾勒的五色梵字,烛影摇动时流光溢彩,仿佛交织的咒语,让人看了心悸。
陈瑞认得,那是陀罗经被,由活佛进贡,皇帝死后金匮中必备之物。每一幅都由活佛念过经、持过咒,名贵非凡。然而,么整整垂挂三面墙,却从未见过。
呼吸中,仿佛是什么腐烂了,又被浓重的香味所掩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