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来人 (4)(8 / 23)
很,去年还有小阿哥出生呢。怎么说禅位就要禅位了呢?一点儿前兆都没有啊,这事情太意外了啊。
“皇上三思啊。”还是庄亲王带头,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膝盖撞在地板上的声音都让人没办法忽视。
“皇上三思啊。”睿亲王豫亲王简亲王等一干王爷,一溜儿全部跪下,脑门在地上撞的砰砰响。后面的大臣们也不会站着,所有人都只说这么一句话。
这可不是气话,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更何况康熙和胤禛走的是两种不同的路线,康熙表明了是要仁君的称号,胤禛一开始就做出了铁血的姿态,行事作风不一样,他们这些大臣自然是前路危险了。
康熙也知道这里头的缘由,甚至,这缘由就是他退位的理由。他早就想过胤禛的政治路线,对外战争胤禛是不可能放弃的,现在甚至是已经有了章程,就等他一句话下来,他就能将人手给指派出去,就能将战炮打响。
但是,这样一来,自己的仁君称号必定是要受影响的。想着这些年胤禛的行事方法,想着这些年胤禛的处事手段,想着大清的未来走向,想着胤禛让人呈上来的世界格局,康熙也知道,自己的思想,是不太适合未来的发展的。
他老了,他不愿意动的太厉害了,但他又不愿意将这大好的开疆拓土的机会给放过去,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继承人来做。当皇上的,谁不喜欢自己的领域越来越大?秦皇汉武,谁不开疆?
就是历史记载,自己也是胤禛的亲爹,他的功绩,还不得提自己一两句?若不是自己给他留下政治清明国库丰满的大清,他怎么能有资本去打仗?
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很正确的,反正退位之后,胤禛也是得孝顺自己的。至于听话不听话,咳,他现在都已经有不听话的趋势了……
康熙很哀怨,反正自己管不了了,还不如放手让他去干!操劳几十年,他也是个人,也是会累的。肩上的担子太沉了,能放下来,他还是很高兴的。
权力欲重,那是因为没什么依靠,后宫不安分,儿子不孝顺,他只能将权利抓的牢牢的。可是现在,孙子很乖巧,儿子……算了,也是很孝顺的。心里没什么郁结,对权利自然是看的不重了。
而且就像是胤禛说的,自己治理大清那么多年,难道就不想轻轻松松的出去看看自己的江山吗?不是南巡,也不是北巡,不是东巡也不是西巡,是完全不带政务的去看,去赏景,去吃地方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