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突袭(一)(4 / 4)
世兵制,顾名思义,家中男子世世代代都当兵。算是兵户。募兵制,则是百姓自己报名,经过一定的考核后入伍当兵。
这两种兵源在叶承祜的时代相辅相成,结合得很好,于战争中发挥了最大的功效。
可惜一百多年后,到了承庆帝时期,就不一样了。军队人数庞大,费用极高。可能真正抵得上用的却没多少。
顾缉当初的那支打败瓦剌鞑靼联军的大军,几乎全是由后期征召的募兵担任。这对于国库财政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故而打完仗后,大部分都散去了。
仗不是不能打,而是打不起。
如今的凉州城,号称守军五万。吃空饷的名额一万多,剩下的三万多名额大多是世兵制下的兵。再刨除各家的人员亏空、无战斗力者。真正能顶用的大约只有两万。
突不花尔模这次带来了一万骑兵。
他没有轻举妄动。性格粗暴不代表他就是莽夫。相反的,他还颇有军事才华。
瓦剌人平时虽然各自为政,出征时却不一样。他们严格执行了草原狼群的动物法则,一切行动听从头狼的指挥。
打草谷只是后期的掠夺。在这之前,他们和夏人边城守军的作战,容不得一丝懈怠。
黑压压的铁蹄在离开草原边境后,突不花尔模便下令了:“凡是我们走过的路,一个活口不留。”
大军过境,尸体横陈。
……
时间越是临近新年,计都越是紧张。他悄然在边城一代潜伏,每天打探着最新的状况。
然后,这一天。在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边,他发现了很多马蹄踩踏过的脚印。
顺着脚印的方向往前走。不多一会儿,就看见了几具尸体。有老有少。横七竖八的躺在路边。身边没有任何值钱之物。
他走上前仔细查看。死者都是一刀毙命。看伤口的痕迹,是由一种厚背刀造成的。使用这种刀需要一定的力气。他眼前闪过巴音几人的佩刀。眉头皱起。
看马蹄前进的痕迹,明显是绕过了附近的几座小城。
而那个方向,有一座最繁华的边城,凉州。
相隔十里路程的地方,一身当地人打扮的魏三谋也在看着地上的马蹄印,神色凝重:“竟然是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