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银子(3 / 4)
一心只为自己想的丈夫,纵然没有诗词唱和,没有朝廷诰命,这一生也算嫁对了。
万二老爷从没见过杨氏这样温柔,说出的话都有些结巴:“你不要以为我这是拿银子讨好岳父,其实这宅子我也看中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理由买下,现在岳父来了,正好是个理由。”
杨氏伸手抱住丈夫的腰,抬头看着他:“我知道,一直我都说你傻,其实我才是最傻的那一个。我总觉得我自己很聪明,可现在我才知道,婆婆才是最聪明的人,不然她怎么会教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来?”这样的话让万二老爷心中如同吃了蜜一样甜,他把妻子抱紧,话里带有满足:“弦雅,今日我才知道娘说的一直都是对的,她说,人心是要人心换的。”
杨氏微微一怔,接着点头,这些道理如此浅显,可笑自己竟到现在才明白。
杨翰林到了扬州,衙门正是封印时候,府县官和盐运衙门的人知道他的到来,自然也要登门拜访,请教一番。这样热闹哪是杨翰林在京里翰林院时候所能比的,喜的眉花眼笑,也不嫌每日要脱换四五次靴子。本地富商乡绅也多有来拜访的,一时万家门庭若市,又加上预备过年,真是把下人们忙得不得了。
万三老爷风尘仆仆的回来不久,正好又多个应酬的人,每日也要跟着迎来送往。这日有人来报,说高邮知县是杨翰林的学生,晓得老师回乡,特意前来拜访,只是杨翰林被黄家请去了,大老爷二老爷都不在,还请三老爷出去招呼。
万三老爷忙唤丫鬟服侍自己来换衣衫,李氏靠在火炉边,冷笑道:“一个翰林就喜得你家忘了自己姓什么,喜滋滋地出去应酬,听说二伯还要拿两万多银子在瘦西湖边给他岳父买宅院,旁的倒罢了,我就想问问,万家现在还没分家,这银子是要怎么出?”
万三老爷在镜前抚一抚衣领,听到李氏这样说不由皱眉,自从那年夫妻吵架之后,夫妻之间的对话就少了几分亲热,多了几分淡然,偶尔李氏忍不住夹枪带棒的,万三老爷也不再理会。
这次也是这样,拿起面小镜子看看自己头发梳的很光才回头对李氏道:“这些事你也不用操心,虽说翰林是二哥的岳父,可沾光不唯独他那一房,两万多银子又算不上什么大事,官中出又有什么?”李氏又想发火,想了想忍住了:“两万多银子算不上什么大事?还真是轻巧,我从嫁到你家,也有十一二年了,你每年顶天了拿给我两千银子回来,这么多年也就攒下两万多。一次给二伯的岳父就要拿两万多出去,这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