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1 / 4)
本来按照习惯,顺治过世后,他的梓宫可以暂且停放,不需要急着下葬。琬潆觉得这样实在太惹忌讳,想起来就觉得心里不舒服。命人加紧修建完成孝陵,把顺治的梓宫下葬,让他入土为安了。顺治尚且如此,吉日格勒自然也不可能停灵多久。吉日格勒过世以后,很快被下葬在孝陵和顺治合葬在一起。
诸事皆备,在太和殿举行第一次大朝会。玄烨穿着龙袍,琬潆穿着皇太后朝服,淡淡让跪拜的众大臣平身。先挑了几件事议了议,然后索尼上奏道,“先帝大丧,而太皇太后一直卧病,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伤悲挂心不已,上表请求来京觐见。”索尼又补充了两句:“据说卓礼克图亲王在科尔沁的兵马中挑选带上京来的亲兵。”然后再不多说,也不发表意,修炼起闭口禅。
琬潆在心里冷笑,科尔沁这是要威胁自己了。这些年荣宠惯了,也不看自己有没有那样的实力。看着底下的大臣们道:“本宫知道了。这件事,诸位爱卿怎么看?”顺治故去以后,琬潆被尊为皇太后,按礼可以自称哀家。只是孝庄扔在,也是自称哀家。琬潆不乐意和孝庄采用同样的称呼。而且琬潆实在不喜欢自称哀家。哀者,既悲且怨也。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死了丈夫、可怜可悲的寡妇吗。况且琬潆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伤心的,所以从来都是直接自称本宫。满洲对礼法的要求其实并不是多么严格,而专门顾忌礼法的汉臣地位还不是很高。再说当初琬潆眼都不眨的让大臣殉葬,留下了很深的畏惧,起到了威慑作用。倒也没有哪个大臣吃饱了撑的去管教琬潆的称呼问题。
众大臣听到了琬潆的提问,反应不一。鳌拜比较强硬,认为先帝丧葬已毕,太皇太后自有儿孙奉养,应驳回科尔沁亲王的请求。虽然历史上后来鳌拜成了权臣,但是他现在的立场和行事,琬潆还是比较喜欢的。遏必隆态度就要弱一点,认为科尔沁亲王进京觐见也是常情,但是不应自带太多的兵马亲卫。其余大臣们各自发言,争执不下。琬潆只看着他们争执,朝堂都快成了菜市场了,也不发话。过来好一会儿,各大臣见琬潆始终耐心良好,面带微笑的看着底下的争执,好像十分有趣的样子。终于觉得无趣,也就渐渐停下话头,最后把问题又踢给琬潆了。隐晦的表示,科尔沁亲王来不来觐见都没多大关系。关键是他怎样来觐见,带多少兵马。
其实明眼人一看都清楚,科尔沁这是在不满。不满琬潆摄政,孝庄却在慈宁宫“养病”,而吉日格勒和淑惠妃等人病死的病死,殉葬的殉葬。科尔沁亲王点阅兵马,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