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3 / 5)
实在认为皇玛嬷现在的境遇根本就是有错在先的原因。人都是由亲疏远近的,很显然皇额娘怀胎十月,养育恩深,根本就是无课替代的。只要有皇额娘在身边,自己就觉得很安全,什么都不怕了,什么都可以放心去做。
玄烨对琬潆和孝庄之间的恩怨选择了缄默。玄烨解释,皇额娘也并没有如何不孝顺皇玛嬷,毕竟从来吃穿用度最好的,一直都不曾少了皇玛嬷的份额。玄烨很是敲打了慈宁宫的下人,杀鸡儆猴的仗毙了好几人,严令她们好生服侍,不许有任何不敬。对此琬潆没有任何不满。自己报复孝庄是一回事,还轮不到几个下人来犯上妄为。敢对太皇太后不敬,她们的心思和胆子也太大了。玄烨知晓琬潆的反应,反而觉得琬潆并不是要赶尽杀绝,只是公平的要孝庄赎罪而已,心里越发偏向琬潆。
康熙二年五月,经过了一系列的铺垫,琬潆正式提出,诏天下钱粮统归户部,部寺应用,俱向户部领取。自己手下广有店铺产业,实在是富得很。但是国库缺钱呀,自己也没打算拿自己的私房去填补国库。那么不好意思。某些人,你们以前捞足了油水,以后别想在伸手了。姐不答应。琬潆已经良好的运用了一个原则,国库的就是自己的,自己的还是自己的。
以诸王为代表的满洲贵戚反应十分强烈,坚决不同意这项政策。甚至济度,虽然碍于顺治不准议政的遗诏。朝堂上不能反对,私下里和琬潆抱怨反对了很多次。琬潆和济度道:“论公,本宫当称呼你为简亲王。但是论私,表舅是看着琬潆长大的。别的王公贵戚不说,我只问一句,表舅到底为何这般反对?别人不知的,琬潆还不知道么,郑亲王还在的时候,表舅你拿着郑亲王世子和简郡王的双重俸禄和封赏,那时便自有一份不小的家业了。郑亲王功勋卓著,太祖、太宗、世祖,三代帝王封赏不断。更不用说这些家业不都是表舅继承了吗?玄烨即位以后,对表舅也是恭敬有加,大肆封赏,田地钱财不在少数。现在收归国库的那部分钱财,表舅从中间得到的,也不过平时手指缝里漏下的便有了。何苦跟着那起子人与自己外甥女为难呢?
济度语塞,就向琬潆说的那样,由于各种原因,自己的家产在诸王中间可以算是最多的了。不说其他郡王、贝勒,便是同为亲王的岳乐都比不了。而且自己又没有岳乐那副仗义疏财的性子。天下钱粮收归户部,对自己来说也就是少了一小笔外财,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无疑是一个信号,宗室诸王,或者说是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利被逐渐减少。这次收回钱粮想管理,下次又准备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