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1 / 4)
康熙十一年初,清朝军队以八旗调动驻地换防未名,逐渐像湖北、湖南和江西方向秘密集结。而后经过深思熟虑,多日讨论,玄烨在琬潆的授意下,在朝会上提出裁撤三藩,尤其是针对平西王吴三桂的一系列措施。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除了早已被知会的几个大臣,其余人等乍闻此言,心里都是惊涛骇浪。
清军入关后不仅需要对付李自成起义的力量,还需要应对南明政府的反抗,以及民间小股的反清组织。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吴三桂驻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驻福建。二十年的发展使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其中尤以吴三桂势力为最,先帝过世时有不臣之举,小动作频频。
都知道三藩必成心腹大患,但是有魄力敢提出撤藩的又有几人。大臣们的心思也转了很多,这可是皇帝登基以来,第一次独自在朝会上提出重大的朝政策略。有的偷偷看了看皇太后的脸色。琬潆一脸平静淡漠的高坐御座一侧,丝毫看不出是赞同还是反对。但是见琬潆打定主意不开口,不表态,众大臣也只能开始思索自己对皇上撤藩是何态度。不仅是撤藩之事关系重大,要小心抉择。而且皇上今日行事,皇太后事先是否知晓,也是分外重要。若皇太后不知,那可就说明,皇上现在……
看着底下重臣先是一脸惊愕,复有小声低语。琬潆摄政多年,深知大臣们一旦争执起来,朝堂不比菜市场安静多少,对此早就淡定了。耐性十足,端看玄烨如何应对。先放手让他去做,若实在不行,自己再搭把手。玄烨若能把三藩之事料理的差不多,那亲政的问题也就不大了。
朝臣很快分成了两派,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多大多数朝臣都认为三藩不可轻易触动,坚决反对撤藩。而兵部尚书明珠等人则力请徙藩。两派争论不休。索额图和明珠的争斗现在就开始了么!只是明珠的族侄女纳喇氏还仅仅是个贵人。现下二人之争还不过是因为政见不和,尚未发展到一方提出的政见,另一方必定攻讦的地步。
琬潆心里冷笑一声,国家大臣岂由的尔等轻谩,意气用事。真到那时,任尔等蹦跶的多欢畅,也不过是深陷局中的棋子而已。反对撤藩的人数毕竟更多,逐渐占了上风,玄烨也力有不逮,面色变得有些阴沉。琬潆暗自想道,还是要多训练训练玄烨。真是不够淡定呀,还需继续修炼。便是心里惊涛骇浪,面上也应该不露分毫,这才可以使人不能从中窥见自己的想法和心情。给站在附近稍下方的紫陌使了个眼色。紫陌会意,轻轻比出几个不显眼的手势。这时候,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