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1 / 5)
这时候的人讲究早晚给父母长辈请安。所谓“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古来有之,倒不独是清朝的习俗。琬潆不介意这些,又因得早朝的时间太早,心疼玄烨,不忍叫他再多跑一趟。故而免了早晨的请安。玄烨便每日雷打不动的陪琬潆用午膳。胤禛养在琬潆身边,于是除了太子之外,是玄烨接触和用心最多的儿子。
既是碰到胤禛十日一休息的日子,玄烨少不得考问一番。先叫胤禛拿来这几日的习字,一一看了,道:“这字写得倒不坏,很有些筋骨了。你皇玛嬷习得一手好字,尤其偏爱董书,你不妨多去请教。”本来上书房师傅给皇子们启蒙,多先教着描了“上大人孔乙己”的字样,接着便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学起。这原是因为儒家典籍中,《诗经》多是整理民风民谣,道理作为浅显的缘故。
琬潆却深觉《诗经》年代久远,佶屈聱牙,理解不易。便圈定了《三字经》开始,接着便是《百家姓》、《千字文》,算是开蒙。而后再学《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声韵启蒙》。之后才是四书五经。胤禛已经把四书粗通一遍,接着便要开始跟着师傅学五经了。
玄烨考较了《论语》、《孟子》里的语句和解释,觉得很满意,却不免端起威严来道:“为学不可一日而废。五经是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之所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你可记牢了?”胤禛肃然道:“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胤禛本就常年一本正经的样子,玄烨此时为了做出身为父亲的威严也刻意绷着脸,父子俩倒有几分想象了。
琬潆被逗笑,道:“玄烨,那额娘倒也要考较你几句。”戏谑的道:“孙可以为王父尸,子不可以为父尸。为君尸者,大夫士见之,则下之。君知所以为尸者,则自下之,尸必式。乘必以几”。这话何解?”
玄烨无奈的道:“皇额娘~儿臣只是在考较胤禛学问。”那几句话看起来很复杂,其实不过是对礼记中所记载,君子抱孙不抱子,这句话的注解罢了。
琬潆见用完午膳已经有些久了,便给玄烨倒了杯茶递过去,眨眨眼睛笑道:“你既是知道你额娘心疼孙儿,就该手下留情才是。”玄烨道:“胤禛被皇额娘教导的很好,儿臣考较他,从来就只有高兴的。”
琬潆坐下道:“也不只是要用心读书。太子和大阿哥都不小了,很该领了差事,脚踏实地的做几件实事为你分忧才是。”玄烨把茶碗放在小几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