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正文完结 (1)(14 / 22)
祖皇帝发妻的情况下,被尊为元皇后。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哪个大臣敢因此而上书反对了。
雍正帝给出的解释是,皇玛嬷乃有清以来皇后摄政之第一人,实可配“元”字。何况皇玛嬷的谥号中已经有了代表世祖皇帝的“章”字,不必在顺序上多做计较。
昭敏皇后的寝陵,从雍正年间开始修建,足足花费了十多年,一直到雍正帝的儿子即位时,才完工。其中放入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此后,又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向皇陵内倾倒大量水银,直至整个地宫皆填满水银,清朝皇室往寝陵中灌入水银的习惯,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清史稿中有关于昭敏皇后谥号由来的记载和解释,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孝”是一贯作为我朝皇后谥号中的第一个字,“康”是说她的长寿与多福,“章”是代表她是世祖的皇后。
“昭”是皇皇其华、功照千古的意思。“敏”者,锐也。既是在赞美她敏于政事,又在暗示她的手段锋利。“武德”是在赞美皇后平定三藩的功绩,“懿纯”二子,皆是指女子的美好。
“靖”者,定也。是在赞美她能使天下安稳,河清海晏。“育天翊圣”是说,她既是圣祖仁皇帝的生母,又抚养教化了世宗宪皇帝。而“元”,不说是昭敏皇后僭越,而说是世宗皇帝孝顺,这就是为尊者讳了。
番外3 少年天子上
朕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从来没有人想到,最后继承大统的竟然会是年幼的朕,即使皇阿玛给朕起了福临这个名字。在朕之前,有太宗长子,军功卓著的豪格,有在皇阿玛万分期待中盼来,宸妃所出八阿哥,在朕之后,也有着生母尊贵的博穆果尔。当朕被多尔衮报上龙椅的时候,朕还是懵懵懂懂,但是所有的叔伯兄弟大臣都在那时向朕跪下,三呼万岁,满洲的男儿,在骨子里就是热爱战功和权利的。
也许朕曾经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但当朕慢慢长大,却渐渐明白,自己能登上皇位,不过再也“巧合”二字。只是巧合,朕甚至不能确定,那算不算一种幸运?又或者,如果朕不是大清的皇帝,会不会过着另一种更幸福的生活。
同样,多尔衮,那个把朕扶上皇位的男子,对他,朕终究分不清是何种感情,幼时的感激和慕孺之情,朕一度把他当做阿玛一样崇拜,长达后的厌恶和恐惧。尤其是他和皇额娘之间的事情始终风风雨雨,难辨清楚之后,这种厌恶逐渐转变为憎恨。朕和皇额娘的关系,也是在那时开始变得很恶劣。或者……朕和皇额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