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正文完结 (2)(3 / 9)
皇玛嬷请安,也是同一年冬天,皇额娘开始参与皇阿玛和朝臣的议政。这是皇额娘公开涉政的时间,而皇额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帮助皇阿玛协理政务的,却很难判断了。
皇玛嬷未能见到皇阿玛最后一面,联系到她曾对皇额娘所做的事情,或许是天意,有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最后只能叹一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是的,只能拿天意如此来作为最后的结论!皇玛嬷在皇阿玛的丧礼上,曾质问皇额娘为何派人围了慈宁宫。但这件事,以皇玛嬷伤心太过,体力不支的晕了过去而结尾。此后,皇玛嬷在慈宁宫养病礼佛,淡出了众人的视线。
作者有话要说:想了想,还是决定把千秋功过篇压后,先上玄烨番外好了。
番外6
番外6 千古一帝
朕的皇阿玛世祖皇帝,同样是幼年即位,只是皇阿玛并没有朕这样的幸运。那时,多尔衮专权,据说连皇玛嬷也不得不与之虚与委蛇,我想这就是后来皇阿玛和自己的额娘不和的最初的开端吧。相对于皇阿玛在多尔衮时期的隐忍和无耐,朕铲除鳌拜,简直就像是皇额娘预留给朕来练手的事情一样。
皇阿玛的性格……,子不言父之过,朕也只能说,或许他的性格是不够圆通吧。或许也只有皇额娘敢于对此进行评价,“多尔衮拥兵入关,毕竟有大功于国,世祖在他活着的时候畏惧他的权势,却在他死后进行清算,多多少少是有些不义的。但是这也没什么,只是他尽可以株连多尔衮,乃至多铎与阿济格的后人和党羽,斩草除根,何必对一个曾经入太庙的已故之人施行鞭尸之刑呢?如此行径实在不仁,而且不够胸怀宽阔,何况我实在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除了把天家关于权利的争夺公诸于众,又还能有别的意义吗?实在是不智。所以,玄烨,事关皇权,仁义自然可以放在一遍。但却万万不能为了自己的好恶,而去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情。”
“何况太宗诸子,长有豪格,身负战功,尊贵则有博穆果尔,母族强盛。若非多尔衮力排众议,世祖如何能登上皇位?而多尔衮之过,至多也不过是让世祖在羽翼未丰时不得不收敛锋芒而已。事实上如果世祖能够反复琢磨那些年的隐忍,学会耐心,则受益无穷。他也不至于心灰意冷,英年早逝了。玄烨,你要比你的皇阿玛更加出色,所以,你不能学他。”
皇阿玛的性子是爱恨分明的,哪怕是幼时的朕,也经常从宫女的闲话中听到,皇阿玛又和皇玛嬷或者某个宗师亲王大臣,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