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章肯定(2 / 4)
几位世侄、世侄女,也唯有淑妃娘娘是自小由玄龄兄启蒙课读教导的,这学问上想来也是下过苦功的,只是这词练意达、意简言赅笔力,可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呀”
于志宁也同意地点了点头,只看着房玄龄不说话,貌似也想探出个究竟一般。
房玄龄对永宁的印象,依旧停留在当年的“青山旧客”之上,至于其他,甚至永宁学习的程度,他也早就没了底了。他今日在李琮那里见到的几本书,能与外人道的,还真是只有这三本,其他尚有几册却都是讲述的帝王心术相关的一些东西,连他都是不好细看的,自然也不便与魏征等人提及。
只是房玄龄这样一犹豫,倒像是佐证了魏征的说法似的,可是他的表情倒也让几人明白,未曾宣之于口的,怕是有些妨碍,毕竟事涉宫廷皇室,几人也都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也就没有再继续探问,只与房玄龄继续说起这几本书的后续推广,以及李治关于立碑的设想。
对于李治想要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刻碑立在国子监的事,孔颖达激动万分,大力赞同,以致于竟是再听不下别的事,一门心思要赶去国子监实地考察这碑该立在哪里才够醒目……
好在天色虽早,但天际也隐隐泛起了白光,霄禁的时辰差不多也过了,孔颖达虽然冲动,却也不至于为此闯了霄禁。
魏征、于志宁和房玄龄三人这才发现,原来几人竟是对着这三本书折腾了整整一夜。房玄龄不免脸上带出了愧意,他如今已经赋闲在家,便是有致知书院需要操心,却毕竟不如为官时忙碌,白日里伺机补眠却非难事,可是那两位却是忙得许多时候连吃饭都多是靠凑合的,今日怕是更要辛苦了。
魏征与于志宁也是和房玄龄共同多年了,他脸上的表情一出来,这两位便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不由得相视而笑,拱手辞别。房玄龄也并不敢多留他们,这二人来时都着的便装,眼看着回衙署办事的时辰很快就要到了,他们却还要赶回各自家中换着官袍,一来二去的可是不敢再耽搁下去的,只得相约来日共饮畅谈,便就此作别。
房玄龄虽说是自觉比为官时清闲,可是事情赶在这里,他又哪里真能闲得住?仓促地用过早膳,他便带着房遗则一起回去致知书院处理善后事宜。
永宁此时却无奈地看着已经表情纠结了一晚上的李治,仍旧没能让皇帝陛下将心里正在纠结的原因说出来。她也很郁闷的好不好?虽然她也知道,不能指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