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册封(7 / 8)
阳道,“可听到你们四妹的话了?我大周儿郎若皆能如此,朕便安心了。”
两位皇子忙起身听训。武阳倒是没什么反应,依旧阴阴郁郁。贤阳却有些激动,显然被刚才的诗激励到了,他道:“四妹妹果真奇才!听了她的诗,儿臣都忍不住要请战南疆了!”
永阳也是一脸地佩服,叹道:“臣女可再不敢自称大周第一英烈公主了,瞧四妹妹这诗里的气概,我自叹不如。”
纯阳没太敢开口说话,眼里却也有无尽的羡慕与钦佩。
一屋子的妃嫔虽心里作何感想旁人无从知晓,但面儿上却也跟着一番夸赞,直把安阳捧得天上有地上无。安阳大方地立在殿中央,对于这些赞美毫无一丝受宠若惊或是谦卑之意,倒是坦然地受了。她悄悄抬眼望了望正座上的元皇后,见她难得唇角弯起的弧度明显大于从前,眼里也尽是赞许,可见她的表现母后甚为满意。也就是说,西瑾大抵可以求回来了。
宁阳也不得不起身随着众人赞了安阳两句,心里有几分佩服。中国古代的诗词何其多,要能背得上来,还得从中找出不带典故的,不带地名的,最后要找出应景合适这种场合的,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安阳的一种才华吧。
她说这是三首诗,实际上用了四首。她赞美皇帝的诗实际上用了两首,“瑞气祥云初盛”那首如果宁阳没记错,是歌颂贞观之治的。而后面那首“心大天大地大”很明显是太宗图,这两首都是歌颂唐太宗的。大周的服饰风气与唐朝有几分相像,亏她能找出这样两首诗来,而且也夸到了点子上。
第三首《长命女》的原文是:“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虽被安阳给改了,倒也不是改得太拙劣。而且最后那句保留原句,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正投了皇后的心思,并有在众妃嫔面前强调帝后才是夫妻的意思。
最后那首《满江红》安阳只用了上半部,而把涉及“靖康耻”部分舍弃了。不过只这样,那诗里的壮志也足够励志满怀了。
只是许是性子差别太大,以宁阳的角度来看,安阳还是招摇了些。她赞美皇帝,祝福帝后,最后又激励将士志气,这三样加起来确实讨彩。可她忽视了这四首诗并非同一个诗人所作,而诗人作诗时多有情怀在其中,每人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那最后一首,那种一腔报国之心的壮志热烈岂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能有的心境?这样的诗,别说是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