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4 / 6)
姨奶奶使手段勾住,头脑仍然清醒,明白什么要紧,所以频频讨好周姨奶奶。论起青春美貌,也是周姨奶奶略胜一筹,眼下怀着少爷,身子不便,才让月姨奶奶侍奉大爷。少爷落地,定是嫡子。等夫人养好身体,大爷眼里哪还看得见残花败柳?
这番说辞有鼻子有眼有实据,怎么听都更加可信,原先巴结指望月姨奶奶的慌了神,忙忙反水。涵院自成天地,轻易进不来,巴结不上,就帮着踩月姨奶奶,以明心志。月桂的背景来历摆在那里,也实在有很多可说可嚼的。
下人间,有关月桂的秘闻满天飞,有名有姓的曾经入幕之宾似有奔两位数的势头。据说,月姨奶奶听说,把屋里能砸的全都砸了,哭了一夜。那两晚上,大爷没回府。
张歆很怀疑那番话是有人为了帮她出气,有意放出去的。说的有条有理,有根有据,不是她跟前这几个,会是谁呢?
这人是好意,可她却不怎么领情。做人最重要低调,大家拿月姨奶奶闲磕牙也够了?何苦又把“周姨奶奶”拿出来说事?月姨奶奶要是懂得低调,就不会弄成今天这样。
没几天,府里又有新说法,月姨奶奶虽然不幸落入风尘,却是刚烈坚贞,洁身自好,还是小姑娘时认得了大爷,从此一缕情丝牢牢系在大爷身上,为了大爷守身如玉,吃了许多苦头,才到了大爷身边。
不管古代现代,不论老少尊卑,是女人都爱八卦。听说有月姨奶奶的八卦可听,银翘马上被打发出去,不打听明白,不许回来。张歆还特地提供两包糖一盒点心作为她这次出任务的经费。
一顿饭过后,银翘两眼发亮,昂首挺胸地回来。
月姨奶奶,姓氏不祥,四岁被人拐卖到琼华院。依稀记得家中亭台楼阁,呼奴唤婢,父母在堂,只是当时年幼,记不得故乡籍贯姓名。得当时琼华院头牌琼芳怜爱,带在身边做了小丫头。琼芳后来入了盐帮帮主的眼,最终被盐帮帮主抬进家门,收做了第四房妾,生了一儿一女,非常得宠,几乎言听计从,在盐帮中有一定势力和影响。
月桂初见段世昌时,段世昌不过志学少年,刚刚在盐帮崭露头角,得到帮主青眼,调到身边跑腿。他相貌堂堂,文质彬彬,待人诚恳,进退有据,做事极有分寸。当时琼芳大概还在欲擒故纵,盐帮帮主已经深陷情网,隔三岔五地去,不去的日子,也要送点小礼物过去。因为段世昌比较拿得出手,经常被派去跑这个腿,一来二去和琼华院上下人等都认得了。段世昌会来事,每次去都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