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部分(4 / 6)
,称不得姨娘,至多算个侍妾,等同通房丫头。我不过照章办事。
“哪来的章程?开府也没几年,总算有了名正言顺的当家奶奶,该有的章程也该立起来。自然是比照扬州城里差不多人家的做法,否则,乱了分寸,传出去叫人笑话大爷奶奶。”
那些婆子见风使舵,一口一个姑娘地劝月桂接受这个改变。还有人说:“奶奶的性子最好不过,月桂姑娘好生服侍大爷,奉承奶奶,早日敬了茶,也好定下名分。一般是服侍主子的,姑娘何苦为难紫薇姑娘?”
奶奶连琼芳的脸都打了,明说了不喝她的茶,月桂能指望的只有大爷。
段世昌耐着性子听完,淡淡道:“既在府里不痛快,你还是搬出去住吧。”
作者有话要说:用网上通用术语总结一下:一个小三(月桂可能觉得自己先来),一个男人,和两个大奶(身体和身份合一,可确实两个人)的PK,到此基本结束。月桂的后面还会发挥一点余热。
故事到此也告一个段落,下面,大家伙期盼多时的一个人物要正式登场了。
每更一问,出题也不容易啊。有多少人记得青雯?记得青雯的命运?
欢迎留言!热烈欢迎!
生了
月桂被迫搬出段府,最遗憾最惋惜的,是张歆。叫她上哪儿再去找这么方便这么好用的借口应付段世昌?
清理过门户,段世昌理直气壮了,连连催她搬回府中。刘嬷嬷也跑了两趟做说客。
天气凉了,孩子也快出来了,继续住在庄子上确实不便宜。张歆设法拖了几天,也就乖乖搬了。
段世昌记得孙老夫子说的,涵院阴气重,对玉婕不利,夫妻住处分开太远,容易离心不合。上一次,就想让张歆搬去上房,被拒绝。张歆说上房人事太多,不如涵院清静。
玉婕原是喜静不喜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性格。涵院就是特意照顾她的爱好改建过的,也是清静。段世昌想出了折衷的办法,腾空紧邻上房的院子,在墙上开一道门,连通两边。院里改造一遍,同涵院一样设了绣房和小厨房,考虑到玉婕将在冬天生产坐月子,又在三间正房修了地炕。
别的还罢了,张歆从前就怕冷,眼看这里取暖设备落后,对那地炕还真有几分动心,便答应搬迁。
搬家少不得乱哄哄一两日,张歆把紫薇叫回来,同白芍一同打理,自己带着黄芪和银翘避到白衣庵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