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部分(5 / 6)
时觉得自己成了“弟弟”吃亏了,一声“姐”叫出口,就真把张歆当作了姐姐,连着想补偿倪甲的那份心意,都放到了张歆身上,得空就过来看看张歆有什么需要,从不空手进门,不但小羊,还会记得给小强也带一份。
过了些日子,互相有些了解,倪乙问起张歆想在哪里置产安家,想买田地还是商铺?
没有外人,张歆就说了“实话”。她丈夫还活着,就在扬州。本是她丈夫得罪了官家子弟,为了避祸,才背井离乡,南下投亲。走到扬州,她丈夫遇见在当地很有势力的一位朋友,就住了下来。那些日子,丈夫成日与朋友外出玩乐,过了些天,提出要娶一位大家小姐,朋友的亲戚。她听说过太多秘辛,想到士族嫡女怎会甘为商人妾,想到丈夫那些日子对她和儿子十分冷淡,不闻不问,想到丈夫有意不让她出门露面认识人,越想越怕,试探劝说几次,倒被指责不贤多言。后来,丈夫突然对她亲热起来,神情却不自然,行动也有些鬼祟,害怕自己和孩子无端遭了毒手,她干脆带着孩子跑了出来。路引,是她比照着原来的仿的。对丈夫心灰意冷,便赌气把自己说成了寡妇。
本想来南京找表舅求助,让表舅替她出面与丈夫交涉,不想表舅一家早已搬走。如今大半个月过去,她已成“逃妻”,再不能回头。丈夫的朋友在扬州和江南一带颇有势力,若被他们找到,母子都要糟糕。
倪乙虽是官差,早年却是街头混混,出身“匪类”,发了会儿呆,消化了张歆所说,倒也没怪她欺瞒不实,更没想要绑他去见官,只关心她今后的打算。
张歆说有两个选择。一是打听到表舅现在何处,接着去投奔。但是她表舅舅母都是方正之人,必不赞成她。二是去泉州投靠她自己的家族。她父亲原籍泉州,少年离家,在外娶妻生女,与家乡很多年不通音信。她在家乡还有一位寡婶,一个叔叔,十几位堂叔伯。他们不了解她的生活状态,她继续扮寡妇,应该没问题。只是路太远!
倪乙从小羊的角度考虑,倒赞成她去泉州,拿过路引看了看,说很象真的,可毕竟不是真的,万一被人追查,就要坏事。正好他岳父就管着户口这一块,不如在南京换一个在官府备了案的新身份。
没想到这个“弟弟”这么贴心对胃口,张歆乐得让他去操心。
看到小女婿急冲冲地跑来,老书吏心中一突,只怕他是来骂人掷休书的,听说要给一位表亲落户口,问也没问,连忙就给办了。刚落完户,倪乙就说要开路引,老书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